马志明的相声水平大家有目共睹,他继承了父亲马三立的台风亲切、口风随和、语言隽永幽默的风格。同时马志明又有着自己在柳活学唱上面的超级功力,尤其在学唱京韵大鼓方面,可谓颇有白拜风韵。
在相声圈和喜欢相声的老观众里面,大家都尊称马志明为少马爷,这样的称呼不仅因为他说马三立的儿子,更有对他相声表演水平的认可。
少马爷在相声表演方面也有自己的遗憾,一个遗憾由于在相声界辈分太高,所以收徒受到了影响。用他的话说,自己不能因为收了一个年轻的徒弟,就让像李金斗这样年龄的演员喊他师叔吧?
还有一个遗憾就是早年在搭档方面始终感觉不太尽如人意,这也是限制了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提起少马爷的搭档,大家应该能够想起合作快20年的黄族民,他也是少马爷唯一承认的徒弟,也是效果最好的。
再有就是后来在德云社演出并且效果不错的谢天顺,他的儿子谢金如今还活跃在德云社的舞台上。
另外马志明还有一位搭档,那就是大家更为熟悉的杨少华。提起杨少华当年和马志明的搭档过程还颇有一些戏剧性。
马志明为找搭档调杨少华进团,老观众说命真好,原来想找的不是他。马志明曾经在综艺节目中讲述过和杨少华是如何搭档的。那时他落实政策之后,在天津曲艺团也入了党,事业发展开始走向了顺利的阶段。当时团里的领导让他选择一位搭档,承诺看上谁就帮他调谁过来。
马志明当时最理想的是另一位演员,比他大三岁,风格和水平都挺合适的。但是让少马爷最终放弃这个人的原因是当年在自己落魄的时候,被下放改造的时候,这位演员看到他时有意躲避,意思是怕受到牵连。马志明想当初你躲着我,现在我也不能找你呀。于是转念想到了杨少华。
杨少华那个时候还没有在曲艺团工作,还在工厂上班。在此之前,杨少华和马三立关系不错,当初在排练时也主动给少马爷捧过哏。在少马爷选择搭档不顺利的时候,他想起了杨少华,于是也借这个机会把杨少华从工厂正式调入了天津曲艺团。
确实像那些老相声观众所说,杨少华的命确实不错,本来少马爷是想和另一位演员搭档的,但是最终把他调进了曲艺团。不过这样的结果也不全是因为命好,背后也有杨少华的付出。当年他就是一个业余相声演员,但是他很努力,在相声圈和马家以及侯家的关系走得都很近,后来还拜了马三立为义父。而且更重要的是杨少华在马志明排练的时候非常积极,总是主动和他搭档。
杨少华的成功很好的应验了那句话: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马志明和杨少华搭档后表演了《地理图》、《戒烟》等脍炙人口的相声作品。不过可惜的是两个人后来走向了裂穴的道路。究其原因是因为少马爷继承了马派相声的一头沉的风格,要求捧哏不能说太多话,必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是杨少华是“蔫哏”的风格,爱多说话,爱抢逗哏的风头。当时少马爷也是年轻气盛,所以最终两人走向了分开的结局。
也有人说少马爷和杨少华两人后来闹得很不愉快,其实他们之间的问题都是因为工作,并没有什么个人恩怨。两个不同成长环境,经历也不尽相同的人,在艺术风格上形成差异是很正常的。两个人又都认同“戏大于天”的原则,所以最终由于艺术上的分歧选择分开也是非常正常的。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是这样,杨少华是马三立的干儿子,和少马爷就是兄弟。所以两个人的关系是很近的,然而远交近攻也是一个自古就有的道理。越是亲近的人就越是要求高,越是在意彼此的感受。所以多了一层生活上的关系,也许在最初起到了促进两人合作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两人最终走向裂穴的结果。
后来在另一档节目中少马爷和杨少华共同做客,谈了很多当年的美好回忆。那时杨少华已经年过80,比他小13岁的少马爷也是将近古稀之年。
如今二位虽然都年事已高,但值得大家欣慰的是身体尚好。也希望他们都能身体健康,健康长寿,还能为相声事业的发展和传承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