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是一门传统的曲艺艺术,传承至今已经许多年历史了,相声发源于北京,后来在天津等地皆有发展,尤其是天津更是一度有曲艺之乡的美誉。
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上世纪四十年代天津相声界五位最火爆的相声演员。
张寿臣张寿臣先生是相声“寿”字辈的总门长,是相声八德之一焦德海先生的弟子。
张寿臣先生自幼学艺,并且基本功扎实,而在他的表演中针砭时弊特点十分明显。而除此之外他博学多识,在相声表演中很多文学知识也是信手拈来。
常宝堃常宝堃著名的相声大师,其是相声大师张寿臣先生的弟子,艺名“小蘑菇”。
常宝堃先生天赋极高,其父亲是曲艺名家常连安,他自幼耳濡目染对曲艺艺术十分喜爱,后来又得张寿臣先生悉心教授,并且年纪轻轻就在京津两地成名。
常宝堃博采众长,并借鉴曲艺、话剧、京剧的表演艺术,说学逗唱皆能,形成通俗晓畅,机辩谐趣的表演风格。
我们都知道相声有三大家族,分别是常家、马家、侯家,而其中常家的灵魂人物那就是小蘑菇常宝堃。
戴少甫戴少甫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其师承相声名家张寿臣先生。
他无江湖气和生意口,艺术风格文雅清新,被称为“风雅派”、“维新派”和“时代艺人”。他以说见长,擅贯口,多用文雅幽默的笑料,对许多传统曲目的语言做了加工整理。
上世纪四十年代他曾经在天津演出四个月,可以说是十分火爆,真正在曲艺之乡天津做到了声名大振。
马三立马三立著名的相声大师,其父亲是相声八德之一的马德禄,师父是八德之一的周德山。
他相声语言含蓄隽永,平实诙谐,表情动作简练传神,并且深得父亲和师父的艺术精髓,相声表演平铺直叙颇见功力。
马三立大师一直在天津活跃,并且深受观众的喜爱,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天津马先生也是一位十分受欢迎的相声演员。
侯宝林侯宝林著名的相声大师,其师承相声名家朱阔泉。
侯宝林大师创作、演出的相声发挥了讽刺艺术的作用,提高了相声在艺术中的地位。作品大多能积极反映现实生活、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侯宝林大师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也曾经在天津演出,当时还有一个笑谈,那就是“牙签逗幺鸡”。当时侯宝林和马三立二位都十分受欢迎,并且颇有打对台的架势,并且还有一些观众称“侯不能说、马不能唱”。
侯宝林大师在天津演出了五年,并且颇受欢迎,后来到了年侯先生离开了天津回到了北京发展。
其实话说回来竞争并不是坏事,因为有竞争艺术才能够发展,水平才能够提高。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