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期以来,网络上有关郭德纲的德云社和主流相声界之间的纷争,愈演愈烈,相互掐架,更有甚者超越了社会道德的底线。这不是当今文娱界应该有的现象。纵观我国几千年历史,朝代更替、外部势力的入侵,和我们内部各势力的内卷、斗争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虽然看上去是主流和非主流的行业争斗,实际上是不同阶层的两种价值观的争论。
一般来说,大众有权利对某一特定事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甚至于在合法的范围内的批评和辩论都是合适的。为此,我也想从几个方面对这两个群体的不同认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众所周知,相声是我国的一门年轻的传统艺术,也是一门底层人群谋生的手艺,从天桥、地摊走进人民大会堂是社会的进步,从人民大会堂回到民间是艺术的重生。这原本就是这门表演形式应该有的样式。的确,老一辈艺人把这一民间表演形式搬进了人民大会堂,做出了许多的努力,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这门艺术不加以改革,就不能生存。一方面体现了前辈们对这门赖以生存的艺术形式的热爱和追求,一方面本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跟现在的部分所谓主流们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也正是这部分所谓主流们的平庸表现,使这门语言表演形式逐渐走向没落。大多数观众基本上都是在一年一度的春晚上才能见到所谓的主流。主流不能高高在上,不能束之高阁,不能脱离底层民众的文化滋养。
当然,这里有许多方面的原因。所谓主流,体制下的产物。既为主流,就应当为这门艺术的发展、创新发挥主导作用,不能占着舆论、话语权的优势,高举“反三俗”的大棒,对异己同门指点江山,肆意棒喝。
“德云社”是一个纯粹的民间社团,一个不拿国家一分钱津贴的个体演出单位,以生存为目的,无意间、间接地对繁荣这门传统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谓“刮风减半,下雨玩完”,正是这群民间艺人的基本生存模式。只有先谋求生存,解决温饱后,才有资格谈高雅。大多数人喜欢、接受“德云社”的原因,也正是一部分主流们不具备的特点。
“德云社”的成长经历,是励志的,符合广大的底层民众的朴素情怀,是大多数底层民众的生存缩影,也使许多身处底层民众看到经过努力后的希望。也正是他们这种“小剧场”的经营模式推动了相声表演这个行业彻底的走出了困境。所以,继承、发扬民间传统艺术,郭德纲功不可没。走红后的“德云社”,情系社会、回报社会,在重大灾难面前,毫不吝啬。从不张扬。每当此时,我们所谓的主流们沉默了,特别是某知名演员叫嚣捐个人,可见,主流不见得都是高雅的,民间的不见得都是低俗的。
网络上对以姜昆为代表的所谓主流们一无是处的批评是不准确的,大多数演员的专业素养都是很有水平的,他们大多数都是由于体制的约束,我个人比较喜欢他们中规中矩的表演风格,姜昆老师也有不少好的作品,作为一名演员,无疑他们都是优秀的,但是,他们整体的作品数量太少了,拿着国家的专项资金,偶尔安排的演出,社会上一点迹象都看不到,也是由于整个体制的因素,他们在创作这一领域也的确是一块短板,个别演员的作品能让观众有印象的一只手都能数过来,自己独立创作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主流们的专业素养,特别是传统艺术的传承,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如果有朝一日,国家断掉供养,他们是否能生存都是问题。
作为这一领域的领导、中国曲协的主席,不管在能力、还是手段上,姜昆老师都是不合格的。原本十分正确的“反三俗”倡议,却招来众多民众的抵触,帮助、扶持民间演出组织,正确引导其如何继承传统、摈弃糟粕方面是曲协的本质工作。反而借“反三俗”之名,行打压“德云社”之实,吃相确实不好看。作为一名曲协的领导,没有明白曲协工作的正确方向,甚至于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也说明了这么多年来曲协只做了这一件事“反三俗”。
以郭德纲为代表的所谓非主流群体,一群纯粹的民间艺人,凭着一门手艺,领着一帮弟子,为一家老小的一日三餐四处奔波,为生存放弃尊严,历经磨难、逐渐小有成就,其曲折、辛酸的成长历程,符合多数底层民众的朴素情感,是许多普通民众学习的榜样。一套成熟的经营模式被更多的演出团体所接受和模仿,在繁荣和传承传统艺术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
尽管,德云社目前确实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我们期待着德云社的演员,不断提高演出基本功底,创作更多的“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在表演风格上有个长足的进步,弥补个别表演方式上的不足,被更广大的市场和观众接受。给所谓的主流们打个样。不是所有的演员都有姜昆老师的能力,一副书法作品就能挣个几万、十几万的,更多的演员虽然拿着国家的津贴,可能不会有多么富裕,所以,要生存,就必须改革体制,同属一个祖师爷,哪来的主流和非主流之分,社会上不是只有德云社,即使消灭了德云社,你依然不会独存。
和谐共存,拒绝内卷,繁荣和发展相声这门艺术是当前所有从业人员以及中国曲协的首选工作。一己之言,仅仅代表个人立场,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