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我在网上找相声资料,看到一张从未见过的马季的演出照片。随后按图索骥,找到一个发于年底的帖子,上面记录了年马季相声演出会进行全国巡演的过程,绝大部分照片我此前都没看到过。
发帖子的作者名叫姜佬。最初我以为是姜昆用来潜水的网名,但通过作者所发的其他帖子确定,此人不是姜昆,但当年应该和马季、姜昆所在的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关系很好,或者同在一家单位,才作为工作人员跟踪拍摄了整个演出过程,留下了这些珍贵的照片。
不仅是在剧场舞台和工厂田间的演出照,其间还记录了演员们排练、聚餐、旅行的片段,算是巡回演出的花絮照。
这一系列演出,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年,马季带领王金宝等创作人员深入湖南常德,山东威海和招远等地体验生活,先后创作了一大批作品,包括《五官争功》、《五官争谦》、《一仆二主》、《百吹图》、《特种病》、《老少乐》等。
年3月,马季又和赵炎、刘伟、冯巩、王谦祥、李增瑞、戴志诚、郑健、王金宝等演员,在北京富强胡同的团中央招待所集中排练和再创作,几段新作品日臻成熟。
随后以“马季相声演出会”为名的演出,在全国六省的21个城市巡回举行,历时半年,演出多场。演出场地不拘一格,除了常规的剧场和体育场,还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部队营房到学校教室,从火车餐车到边防哨所,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感谢留存并发出这些照片的姜佬,让我们得以窥见八十年代中后期相声发展的缩影。那时候的相声作品紧密贴合时代,相声演员深得观众热爱,这从照片中里三层外三层的群众围观能够看出,从台下战士们脸上的笑容能够看出。比起现在一些疯狂粉丝的状态,那时的观众热情而不逾矩,与演员保持着适当的热度和距离。
老规矩,贴出照片,随后评论。照片整整50张。
演出海报。当年的马季50岁出头。马季总是富有感染力的笑容当然没的说,不过如果搁到现在,这样的照片绝对无法在海报上亮相——因为手中那颗烟。当年还没有这样的考虑,演员抽烟的照片还可以登上这样的公开招贴画。在那三年前马季曾在春晚上说起“宇宙牌香烟”,不知道海报设计者是不是就想以此引发观众的共鸣——“宇宙宇宙,香烟的新秀”。
演出节目单。这应该就是海报的内页。当时《五官争功》已经在年春晚上亮相,受到空前的欢迎,最下面那张演出合照就是春晚镜头。《五官争谦》是《五官争功》的续集,精彩程度打一些折扣。《一仆二主》的讽刺性非常强,很多台词都能引发现场观众的强烈反应。《百吹图》和《特种病》,也分别是马季娱乐型和讽刺型作品的代表。尤其是《百吹图》,当年全国很多相声演员都仿效表演过。除了相声,节目单中还列有两段相声小品,可以看出马季对相声表演形式的宽容。
马季带演员们排练《五官争》。《五官争功》由五个人表演,《五官争谦》进行升级,把眼睛分成左眼和右眼,耳朵分成左耳和右耳,因此演员也多出来不少。
团中央招待所环境雅致,这里应该是一个四合院的格局。照片上的演员包括,马季、赵炎、刘伟、冯巩、王谦祥、李增瑞、戴志诚、郑健,还有刘亚津。不过从后来的过程看,刘亚津并未上台表演。
演员们吃住都在招待所。这一桌上除了西红柿黄瓜和海蟹,主角是肉饼。熟悉马季的人都知道,他家最经常用来招待徒弟们的——当然马东也没少吃,就是马家肉饼。不知道招待所的肉饼是不是比他家的香。
王谦祥、李增瑞、王金宝在认真吃螃蟹。王金宝的形象人们感觉熟悉又陌生,其实他在广播说唱团首先是一位创作员,经常与马季等人一起搞创作,但他同时也参与演出,《五官争功》、《一仆二主》中都有他的身影,只是不像专职演员那样知名。
武汉首演。演员们的形象漫画,挂在后面的幕布上。
南京体育馆演出。在八十年代,马季是带头穿西服上台的演员,不过在这张照片中只有他穿着现代装,其余人都身着传统大褂。可以看出,那时候的大褂不像现在这样五颜六色。
在南京演出之余,演员们还和江苏女篮举行过一场比赛。照片中的男演员应该是个子相对更高的冯巩、刘伟和戴志诚。
在南京六合县也就是现在的六合区演出间隙。演员吃的应该算是点心,盒子里专门准备了刀叉,但冯巩还是直接用手抓着吃,耳朵里还听着随身听或者半导体,一副新潮青年的样子。桌子上放着花瓶和假花,这种花瓶的造型,几乎和我爸妈结婚时添置的那两个一模一样。
江苏淮阴体育馆演出。就像过去的电影还能看到银幕的反面一样,有些观众也只能看到演员的后背。台上站着的是戴志诚和郑健,两人当年的表演富有青春朝气,戴志诚还是一位逗哏演员,多年后接替唐杰忠给姜昆捧哏。顺便说一句,姜昆作为马季最为欣赏的徒弟之一,并未像刘伟、冯巩一样参加巡回演出,这应该与姜昆当年知名度非常高,同时在说唱团管理事务较多有关。那时的姜昆刚遇到梁左不久,《虎口遐想》已经横空出世。
深圳沙头角剧院演出。那时候,深圳成为特区刚刚七年时间。
广东河源县演出留念。上方悬挂的条幅上称马季是相声艺术大师,这在当年属于不太实事求是的恭维,如今再看,马季当得起这样的美誉。
演员们在河南省焦作市中原橡胶厂演出并参观。这个巨型轮胎,应该是厂内常设的合影点。
河南新乡大剧院演出后台。候场的间隙,马季、赵炎、王金宝各自拿起皮鞋进行擦拭,做演出前的最后准备。看上去,马季的皮鞋已经非常旧了。多年后马东曾经说过,他的父亲平时一心扑在相声上,但从相声中挣到的钱其实非常有限。
马季、赵炎在火车餐车上,为旅客演出。
医院慰问演出。
医院进行演出呢?主要是为慰问当时最可爱的人,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们。这是一位战士在看演出海报,就是马季拿着烟的那一幅。
战斗中负伤的战士坐在轮椅上看演出,也被逗得哈哈大笑。这种造型奇特的轮椅,我小时候在老家见到过。
几乎所有人都在笑。有人坐在座椅上,有人坐在轮椅上,有人躺在病床上。
演出结束后,马季给子弟兵签名留念,军人向他敬礼。那时及后来子弟兵们的故事,可以看看年冯小刚的电影《芳华》。
山东威海服装五厂演出。这是马季、赵炎和王金宝在表演《一仆二主》。马季“扮演”趋炎附势的墙头草,不管是自己的性别还是出生年月,都由官阶更高的领导决定。
威海荣城大渔岛慰问演出。从乡亲们的打扮和周围建筑来看,这应该就是一个小渔村。一块空地,中间并无舞台,演员被围在当中演出。进行表演的是刘伟和冯巩,他们俩从十几岁就开始搭档说相声,被马季发掘后调进北京。就在前一年的年春晚上,两人表演了相声《虎年谈虎》,年春晚上又合说《巧对影联》,并参与《五官争功》,是当时最受欢迎的青年搭档之一。
孩子们坐在前面,大人们站在后排。
既然来到渔村,马季等人在演出之余也洗了个海澡。戴志诚好像一直是那么瘦,王谦祥那时候比较胖,晚年以来变得非常瘦。
在大渔岛村,马季等人还参加了潇湘电影制片厂喜剧电影《笑破情网》的拍摄。拍摄完毕后当年10月在长沙为影片配音时,马季突发心梗,昏迷四天后才醒过来,中秋节当天也处在昏迷之中。考虑到病情严重,马季的爱人于波也被叫到长沙。大难不死的马季醒来后对于波说,“这几天思前想后,我这个人从来都是自己吃亏,如果这次真的起不来,我觉得对得起任何人,唯独一个人例外,就是你。”多年之后马季突然离世,问题还是出在心脏上。
海尔集团演出。当时张瑞敏已经当上冰箱厂厂长,年曾带头砸毁76台带有缺陷的冰箱,以表提高产品质量的决心。
在工厂车间演出。没有空调,电扇对着演员吹。不知为什么,如今再看到工厂女工,立刻想到赵晓卉。
演出之前马季在后台忽然牙痛发作,工作人员请来牙医现场治疗。那时候的马季50多岁,由于身体比较肥胖加上劳累过度,身体已经开始发出信号。
在青岛某办公楼前演出。条幅上写的是,欢迎您笑星。笑星的称呼,来自在那之前两年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相声演员评选。年,吉林省曲艺家协会等单位组织评选,经过观众和听众的来信投票,选出10位深受欢迎的相声演员,合称“十大笑星”。按照票数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马季、姜昆、李文华、侯耀文、赵炎、高英培、郝爱民、常宝华、石富宽和师胜杰。
在办公楼前演出。
在厂区内喷水池上搭舞台演出。
在烟台自行车厂演出。场地有限,演员们表演的时候,其他演员就在旁边看着。
在山东演出期间,马季还专门拜望了全国劳模张富贵。马季曾经创作和表演过一段歌颂型相声《画像》,作品中的那位英雄劳模就是张富贵。马季曾多次在山东拜访他,张富贵进北京开会也到过马季的家。
众人再表演《五官争谦》。巡演结束之后,马季与演员们回到北京,在广电部大楼进行汇报演出。看场地这并非平时举行演出的广播剧场——很多经典相声演出录音都出自这里,而是一间大型会议室。
刘伟、冯巩表演《临终忏悔》。这是一段构思巧妙表演上乘的作品,是两人的代表作品之一。只不过,一年之后刘伟、冯巩分道扬镳,冯巩开始和部队文工团的新人牛群展开合作。
戴志诚、郑健表演《歌曲问答》。和刘伟、冯巩一样,这两位也是在天津成长起来的相声演员,当年非常擅长表演歌唱题材作品,戴志诚还经常抱着吉他上台,深得年轻观众的喜爱。多年后戴志诚与姜昆合作,也展示过演唱方面的特长。
王谦祥、李增瑞表演《笑的探讨》。两人是相声史上合作时间最长的搭档,被称为祥瑞组合。为更地照顾步入晚年的师父马季和师母,王谦祥曾搬到马季家附近居住。
再演《一仆二主》。
马季赵炎表演《老少乐》。两人的位置是调换了的,赵炎逗哏,马季捧哏。年春晚上,马季和他的爱徒刘伟也曾经合说这段相声。马季历来对刘伟喜爱有加,当年冯巩和刘伟分手之后,马季曾像拯救大熊猫一样与刘伟合作,年在春晚为徒弟捧哏表演了《送别》。那年也是冯巩和牛群首次联合亮相春晚,合说了相声《生日祝辞》。
马季先生在世72年,写出过多段相声作品,其中很多都已经成为相声史上的经典。像当年很多相声演员一样,马季的文化水平其实并不高,顶多算个初中文化,但他相信勤能补拙,几十年里把可用的时间几乎都倾注在相声创作上。
从马季的相声中能够看出,他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大多是演员深入生活之后提炼加工的产物,而非坐在家中闭门造车。
马季是新相声的代表人物,但他又是那样尊重传统,他很早就意识到相声界对传统相声的挖掘和研究不够,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而他写的那些新社会相声,很多包袱儿都是从传统包袱儿中“化”出来的。
什么是化?就是绝不对传统生搬硬套,而是根据需要进行改造,使当今的观众也认为新鲜可感。
除了包袱儿,马季对相声的表现形式也并不守旧。在《一个推销员》也就是所谓《宇宙牌香烟》当中,他就把相声结构和包袱儿的“旧酒”装进小品的“新瓶”,获得观众的强烈反响。但与此同时,马季又对完全脱离语言而单纯靠表演吸引观众的所谓相声创新保持警惕,认为这是相声功底不扎实又追求剧场效果,演员慌不择路的一种表现。
最后用马季先生的座右铭为这篇文章收尾——“专心致志,宠辱皆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