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相声 >> 相声前景 >> 正文 >> 正文

相声泰斗马三立和怹的相声

来源:相声 时间:2022/8/5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杭州美景盖世无双,西湖岸奇花异草四季芳香……”,一段太平歌词,因德云社的兴起而广为熟知,甚至有很多人都能唱出来,而也正因德云社的兴起,在北京、天津等地涌现了一大批的相声园子,相声也再次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在台下看着台上的艺人们翻着包袱,说着贯口,也让很多的人不由自主的想到一位相声大家——马三立。

提到马三立,可谓大名鼎鼎,相声泰斗、寿字辈大师,甚至业内流传出“无徒不宗马的”的这样一句话,意思是不管什么样的相声艺人都能从马三立这里吸取到营养。

马三立先生在大家的印象里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说单口相声,而喜欢相声、研究相声的朋友们都知道相声一个人说叫单口相声、两个人说叫对口相声、三个人及以上叫群口相声,没人说叫闭口相声(这是小旭瞎编的,大家不要信哦),而马三立先生早年间是说对口相声的,和怹搭档的有张寿臣、王凤山和杨少华等老先生,期间也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而由于晚年时和马三立老先生搭档的先生大多过世或者说不动了,由此马三立先生才开始频繁的说单口相声。

马三立老先生第一次登上春晚是年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办的那次,同年的优秀作品还有陈佩斯、朱时茂的优秀作品,马三立说了一段名为《大乐特乐》的相声,广受人民喜爱,熟知马三立先生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马三立老先生的相声多以说为主,是因为马三立先生的其他基本功不行吗?其实不然,马三立老先生说、学、逗、唱四门基本功样样俱全,那可能会有人问,那为什么不见马三立展示呢?这就不得不提另一位相声大师——侯宝林。

相声界侯宝林大师是公认的唱功最好,不论京剧还是大鼓,侯宝林都学得惟妙惟肖,马三立先生听完侯大师的唱以后认为其他人再唱就没什么意思了,于是马三立先生扬长避短,而且马三立先生的相声不像现在的相声听完了回家记不住,而是都有一番回味,这是因为马三立的相声都是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大多荒诞,突出刻画小人物,通过叙述故事而引发包袱,正因如此,马三立先生的相声大多经典。例如《十点钟开始》就讽刺了一个只说不做,只凭空想,却不付出实际行动的一个人,《讲卫生》则从侧面的描写出一家人的不讲卫生,可谓巧妙至极。

而马三立先生的马派相声严格意义上讲属于天津相声,与北京相声所对应,大家都知道相声起源于“穷不怕”朱绍文,而还有一种说法是讲相声是从皇宫中的太监之间兴起的,众所周知,皇宫中的皇上可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皇上只有一个,不可能都照顾过来,于是乎妃子身边的太监就要负责为自己的主子解闷,但一个太监知道的毕竟少,于是乎两个太监你一句,我一句的,于是乎早期的相声形成了,后来溥仪被赶出皇宫,宫中的太监也四散逃走,大多数没有生计,于是将在宫中的为嫔妃解闷的手艺拿出来,谋求生路,当然,这也只是一种解释并非权威。

马三立先生也是一个有趣的老人,一年冬天马三立在天津曲艺团开会,大家围在炉子旁边,不一会儿有人问:“谁衣服着了?”马三立先生站起身来忙说:“我的,我的”,大家也就不在意,不一会儿郭荣启老先生的棉袍着了;另外一次马三立在天津演出,那场的节目是花场,就是京剧、大鼓啥的都有,马三立先生的节目是最后一个,倒数第二个压轴的是张伯扬先生,张先生和马三立私交很好,弹的单弦,唱的是《武松斗杀西门庆》,唱到最后一句是要问武大郎长得什么样?您往下看,就暗指马三立先生是武大郎,不一会儿马三立慢慢的走到台中间,底下响起掌声,一来是欢迎,二来是看马三立如何把包袱回怼过去,这时马三立开口说道:“伯扬的父亲啊也唱单弦,嗓子疼,就让伯扬来我家拿去火药,还嘱咐说,你小,可以吃六粒,我吃三粒,他怕忘啊,一边走,一边说,我吃三粒,我爸爸三粒(立)”。

可就是这样一个为大家带来欢声笑语的人,私下里却不是这样,正如其晚年的自传里所说:

“二十年来,我是见人不主动说话、见人不主动握手、事事寡言,不闻不问、内心总有自卑感,一直不肯去亲友家、同行家串门聊天、也不参加任何人的合影照相,避免人家小看我,歧视我。”

马三立先生之说以会有这种想法与其说出的环境有极大的关系,在以前相声艺人的地位十分的低下,正如电影《梅兰芳》里十三燕对宛文华所说:“咱们是下九流啊!”而马三立先生从民国到改革开放历经九十多年,九十多年的风雨早已让这位老人经历了太多太多,禁不起任何的打击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