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相声 >> 相声发展 >> 正文 >> 正文

完全退下来后的姜昆,在相声圈,能得到晚年

来源:相声 时间:2023/7/9

最近这段时间,关于姜昆先生入驻平台,开启直播,大侃足球,解释何为相声,细说相声大褂等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

总的看来,对姜先生的这一系列动作,支持的人少,反对的人多。

按理说,从年成名到如今,姜昆已经在艺术之路上走了40多年,依照艺术界人越老越是宝的规律,现在的姜先生应该是业内不敢小觑,业外人人夸赞的大艺术家才对。

拿已经离世的常宝华先生来说,客观讲他的相声造诣实属一般,但就是因为资格老年龄大,所以往哪儿一坐,个个都得鞠躬作揖当爷一样捧着。

可从现在来看,以后的姜昆能有常宝华那样的待遇吗?我觉得,悬。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是清代文学家赵翼所作的一首诗,诗中的“李杜”指的是李白杜甫,“才人”指的是像李白杜甫这样的大才。这样的大才,几百年出一位,所以“各领风骚数百年”。

大才不常有,但比大才略差一点的人才还是经常会出现的。因为不是李白杜甫那样的大才,所以也无法“各领风骚数百年”,不过即便能“各领风骚数十年”也是非常厉害了。

有个词叫“老有所为”,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能因为年龄大了就萎靡消沉,还是应当有所作为的。

老有所为是一种人生态度,值得赞扬,不过在赞扬之余,我认为它还应当有个前提,就是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有所为。

前天,老婆说想买袋50斤的大米,我立马否决了,买50斤一袋的确比20斤的便宜,但我是这样想的,若因此把老腰闪了,省的那点,都不够买几帖膏药的。

想年轻那会儿,斤上肩,不歇气能上五六楼。河床挖沙,靠的是浑身的力气,晚上收工,吃饱喝足,睡上一觉,第二天啥事没有。放现在,就是打死我,也做不到啊。

元代杂剧《敬德不伏老》中,有“老不以筋骨为能”一说。老不以筋骨为能,原意说的是体力,但实际上也可以引申到其他方面上,比如面子名利上的争强好胜。

不服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信,但凡事都有个度,过了这个度,就难免有点接近于自负了。

且不论姜昆的相声水平如何,也不谈他对相声起到了什么作用,只说风光二字,他的确是拥有过的。

作为一名知青,因喜欢文艺,结识师胜杰唐杰忠,遇到马季,自《如此照相》开始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坐到了曲艺界掌门的高位之上,这种经历,哪个敢说不够风光?

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世上又有哪个人不曾走过属于自己的风光年代呢?比如年轻小伙肩扛百斤水泥健步而行,比如年轻作家才思泉涌夜爬万字,比如年轻相声演员三千多字的《地理图》说下来气不喘心不跳,再比如姜先生您曾经一上场,也曾掌声雷动。

相信很多人都喜欢看海吧?看海看什么,我觉得一是远望它无边无际的浩瀚,二是近看一浪推着一浪的壮观。

海浪层层叠叠向海边涌来,若是把它们想象成这世上熙熙攘攘的众生,那海浪中的前浪不正是那些不凡人士吗?

可又有言道,“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世新人换旧人”,既然是前浪,就要做好最先到达岸边消失于沙滩之上的心理准备。

后浪变前浪,新人换旧人,是客观规律,是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是不会管你服不服老的。

作为“宝”字辈的马志明先生,在当今相声界的辈分,无疑是最高的,其艺术造诣,也可以说是少有人及的。

但自打上了岁数之后,马先生一直保持着深入简出的生活状态,拒绝抛头露面,不闻风风雨雨。

我们假设,如果马先生也拿出不服老的姿态来,应邀到春晚说一段十分钟的相声,他能不能做到?我觉得以老人家的身子骨,一点问题没有。

但很显然他是不可能这样做的,因为名与利对于他来讲,早已经看淡了。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对姜先生持有异议,说到底无非这么几点:

一是虽说姜先生与郭德纲同辈,但年龄却差了20多岁,说起来是一代人的间隔。从人情世故上说,姜昆作为老大哥,对郭德纲的态度,未免有些不够宽宏。

有人说姜昆与郭德纲的矛盾,是高雅与“三俗”的原则性矛盾。这一点我不太认同,郭德纲一共说过多少段相声,有过多少场演出?涉及所谓“三俗”的内容有多少?况且敢不敢拿出实例说这段属于“三俗”中的哪一“俗”?

郭德纲火的时候,马季先生尚且在世。郭德纲的段子马先生有没有看过听过?我认为肯定有,要不然老人家不可能支持郭德纲,不可能为德云社题字,也不可能说出“我年龄大了,不嫉妒人了”这样的话来。

二是,既然廉颇老矣,那就应当克制用饭。我个人认为,从去年春晚的《欢乐方言》到今年南方的《笑语欢歌》,从时不时对相声界的人和事进行公开评点,到入驻平台开启直播聊足球聊大褂,姜昆先生的这一系列动作,的确有点过度消费自己了。

可能有人会说,姜先生身兼要职,当然要关心曲艺发展的动态,并拿出指导性意见。此话没错,但我还认为,曲协的真正职能并非在于管理,而是在于团结。

对德云社的发展,总体来说,姜先生所说过的,或者没说过却做过的,贬的时候多,夸的时候少。

这样讲,并不是说郭德纲和德云社一点毛病没有,可这些毛病,究竟值不值得弄不弄就拿出一副勇斗不法之徒的模样来,拉着有我没你有你没我和誓死要为相声健康发展鞠躬尽瘁的架势来呢?

我觉得,其实很多事,本来坐下来谈谈就可以解决掉的,而之所以水火难,则完全是人为的。

那么既然是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却要复杂化呢?我认为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

理由只是表象,在表象后面,另有他图。

#12月打卡挑战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