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相声 >> 相声发展 >> 正文 >> 正文

郭德纲谈德云社高收入相声行业很残酷,吃不

来源:相声 时间:2022/9/12
北京民间偏方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14/4786895.html

娱乐圈是个名利场。有志得意满的成功者,更多的是铩羽而归的失败者。

只不过,那些失败者,我们看不见。

有人质疑过,德云社说相声的这些人,凭什么能赚这么多钱?几个人,穿上大褂上台上说几段相声,一年下来,几十几百万,还有的上千万。这行业,怎么就能赚这么多钱呢?

这收入是不是不合理啊?

关于这事儿,郭德纲说过,数百年来,这就是这个行业的规则。

早年还没有说相声的时候,比较多的小团体是戏班子。这些戏班子的演员,都是打小练基本功的孩子。

那时候的训练更辛苦,天不亮就起来练嗓子,咿咿呀呀地唱。在院子里翻跟头,师父在边上,拿着小鞭子小棍子,看着动作不到位,过去就是一下狠的。每天练功,小孩子身上打的青一块紫一块的。

等长大了,嗓子开始变声。有些孩子能过了这一关,声音还是那么清亮好听,他就能继续吃这碗饭。要是坏了嗓子倒仓了,这行业就容不下你了。

这时候,你出去给人做苦力,或者在街头支个小摊子卖东西,就随你便了,没人管你了。前些年吃的苦都白忙活了。

倒仓这事儿,德云社里就有现成的例子。最明显的,就是张云雷和烧饼。这俩师兄弟,小时候那可以一起学过京韵大鼓太平歌词这些的。你看烧饼过这些玩意儿吗?

小时候变声期,倒仓坏了嗓子,这辈子唱不好了。

就这一个变声期,就淘汰了一大批人。

等过了这个坎,成年了,那能不能红,能不能唱出名气来,那也是看天赋看运气的。

要是有能耐运气又好,那就是成名成腕了。出门前后拥簇,出有贵人赏大把的银钱。那个派头,那个收入,谁看着都羡慕。

大家都觉得,这真是个来钱快的好买卖。

但是你得琢磨啊,一百个唱戏的里面,能出一个角儿吗?民国时候那么多戏子,不就只有四大名旦吗?他们在台上风光无限,同行里面,吃不饱饭的人大有人在呢。

所以这个行业,看到有人挣钱,你不能眼红,他挣得不是自己一个人的钱,挣得是这一个行业的钱。这就是这个行业残酷的地方,一万个人辛苦受累,就供出来那一个角儿。

所以在之前,不是穷人的孩子实在没办法了,谁愿意让孩子去吃这个苦受这个罪啊。很多人来做这一行,也没图个人上人的富贵命,更多的,就是想混个饱饭吃。

但是,这行业大部分人,连吃饱饭,其实也很困难。

所以郭德纲说,你们别看德云社做出来了,就觉得这是个好行业。没这么简单。

你看这么多相声团体,有多少干不下去转行的?大部分都垮了。就算德云社,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好。

德云社有个特点,叫门槛在里面。你费尽磨难进了门,剩下的还是层层考核。练基本功、背贯口,参加社内各种的相声考试,连过七八道难关,你才能有上台的资格。

在德云研习社里的学生,有不少人六七年都没有上过台,每天还在自己背词练基本功。他们也是相声行业的一部分。

你看相声收入的时候,你不能只看台上大红大紫的那几位,还要想想后面这些为相声努力的人。他们的收入,可基本就是工资的。放在头几年德云社还不行的时候,就张鹤伦还在上学的时候,工资都没有,吃喝都自己担着。

这个行业就是如此,是由最顶上的那几位人物和下面无数默默无名的人一起支撑起来的。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就就决定了它的收入差距极大。

不能说,只看到几个角儿,就说一个行业好,一行的钱好赚。这背后的苦,还有默默努力的大多数,你们看不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