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相声 >> 相声发展 >> 正文 >> 正文

德云社和郭德纲被日报点名痛批,观众想听的

来源:相声 时间:2022/9/12

近段时间,德云社可谓是整个网络舆论的焦点,大大小小的事件接连发生,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讨论。在郭德纲和整个德云社的共同努力下,相声节目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近些年来,德云社的相声一家独大,商演所到之处,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由此可见大家对德云社的喜爱非同一般,但是对德云社的喜爱就是对相声的喜爱吗?

就在前些天,网络上又曝出了一则关于德云社的消息,在德云社的苏州专场,德云社相声演员张番和刘栓淼,正在为台下的观众们表演相声《论捧逗》,此时,二人表演的相声中还有一些成人化的内容,十分隐晦,但刚刚演出就被现场的执法部门直接叫停,此番事件一出,立刻在网络上引起了剧烈反响。

这段事情早已过去一段时间了,但是事情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发酵,就在9月1日晚上,人民日报又对德云社相声中涉嫌的低俗问题进行了痛批,同时也点名了郭德纲及其相应的弟子。文中表示,相声不仅仅是一种通俗的曲艺形式,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比艺术本身更值得珍重,虽然相声不追求高雅,但接地气并不意味着低俗,一句话概括就是,相声要接地气,但绝不能低俗不雅。

其实相声是大多数人最喜爱的民间艺术之一,相声的受众就是普罗大众,是广大基层民众在工作之余,劳作之余轻松一下的娱乐形式,因此,相声作品中大多是方言,是下里巴人的故事,有的来自民间的俚语和歌谣,既有知识又有教育,同时还欢乐了大家,这便是接地气的相声。

而阵容庞大的单云社,近些年来陆陆续续的产生了新的人员,郭德纲的新进弟子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虽然说学逗唱样样在行,但是内容早已脱离了相声传统的艺术,最后成为了为少数人服务的东西,沾荤带腥,哗众取宠,很难创作出令人回味的包袱,这就是低俗的相声。

而在老一辈的相声表演家中,侯宝林,马三立等大师的相声十分接地气,作品反映的也是老百姓的喜剧心态,以及对生活的智慧表达,他们的包袱又文明又文化,耐人寻味,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而口无遮拦,信口雌黄的相声也只能在少数人中流传,不能深入人心成为经典。

成立24年的德云社,风雨兼程走到今天也是不容易的,但也绝不是靠着低俗文化享誉相声界的。其实早在年德云社就开始了净化舞台,抵制低俗的行动。郭德纲说,演员艺字当先,不仅有艺术,更要有的是艺德。要把低俗变高雅。但是如今看来,郭德纲的执行却不是很到位,既讨观众们喜欢又要不低俗,这的确是要极大的智慧,在接地气和大众传播中找一个平衡点是对德云社的考验,有批评和警示,不一定是件坏事,德云社不妨趁机做点调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这样才会越走越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