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很多人都在茶余饭后,谈起了《你好,李焕英》,谈起了贾玲。今年不仅春节档远超同期票房,不断刷新影史春节档累计票房和观影人次的新纪录。年更是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半月,就完成了去年总票房的近一半。
截止目前,《你好,李焕英》上映18天,累计票房已超过48亿元。超过《流浪地球》的46.8亿,目前和吴京《战狼2》的56.8亿只差不到8亿,超越后者的概率很大!
连国际商业杂志《福布斯》,都专门对她发布报道。“如果《你好,李焕英》最终票房超过人民币53亿,贾玲将取代派蒂·杰金斯(《神奇女侠》8.21亿美元)登上全球女导演票房之巅。”
《李焕英》到底是不是优秀电影?它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影片中最可贵之处是什么?观众们对这部电影的好评和差评都是怎样的?
一、关于本片的题材
以重温和唤醒亲情为主的穿越题材,在春节档是有商业成功先例的,比如韩寒的《乘风破浪》,那部电影是对陈可辛导演《新难兄难弟》的模仿,而《你好,李焕英》在模仿的同时也做出了新意,这里指的就是结尾的反转。
穿越模式千千万,但这种“双穿”戏法确实并不多见,会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在二刷的时候,如果带着“妈妈也是穿越而来”的认知再看,会发现第一次看时可能没注意到的许多细节。此外影片映前主打“笑顺爸妈”的主题,和春节期间孝顺父母的社会主流意识是契合的。所以说,只要发挥正常,这样的题材是有再次成功的基础。
沈腾等“开心麻花”系的助阵,也做到了强强联合。虽然贾玲第一次当导演,但她拍的是自己的故事,创作生涩感低很多。贾玲就是走了“第一部拍自己”的路线,接下来她是会继续扩展自己熟悉的喜剧世界,还是会选择突破自己,另辟蹊径,更加“导演”化?
二、关于喜剧故事
《你好,李焕英》的成功一方面靠同行衬托,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贾玲和她的团队对喜剧创作规律的尊重。贾玲作为曲艺演员,有着长期相声、小品、模仿秀的泛喜剧创作实践。《你好,李焕英》这个作品5年前就诞生了雏形,有过舞台实践,每一个包袱的设置,节奏的把握,她和演员们都多次演练,观察观众的反馈并进行调整。
本片的故事设定有两大巧妙之处,一个是结尾的反转,也就是双人穿越套路,这在穿越题材中是非常少见的,不得不佩服贾玲和她团队的奇思妙想。这个双重穿越的功能不仅是反转或者煽情,它让前段各种剧情点有了对应和镜像作用。另外,她将穿越变成梦境,这是个非常好的解套方法。穿越中遇到的历史事实错误、细节缺失和逻辑混乱都有了解释,也让观众不要太纠结那些错误,这是一场梦,梦一般是没有逻辑和细节的。
在喜剧方面,《你好,李焕英》做得并非特别精巧,至少在好笑程度上是远远不及《夏洛特烦恼》的,但感人程度上又远超《夏洛特烦恼》。成功的关键在于,电影是根据贾玲的真实生活经历改编而成。贾玲并非专业的电影演员,但真实的情感让她超水平地塑造了这个角色。
三、关于好评
网友1:能理解贾玲执意拍这部电影,在惹妈妈生气了十几年终于有能力回报妈妈的时候,妈妈离自己而去,这种无能无力的遗憾感实在是太难受了。她不是因为想当导演拍了这部电影,而是因为想拍这部给妈妈的电影才当导演。今年没回家过年,想给我妈打个电话,告诉她等等我,过两天就回去看她了。
网友2:笑后有泪,温暖感动却不过分煽情,它正是这个春节最需要的电影。期待贾玲和沈腾这两位喜剧界扛把子的合作已经很久了,这部终于让愿望达成,两位除了保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外,还催出了不一样的化学效应。尤其是沈腾,这次塑造的角色非常另类。最难得的是,本片还塑造了一个独立而自强的母亲形象,也在提醒我们:她是母亲,但她更是自己,身为儿女一定不要忘记这一点,在她们对我们有求必应的同时,我们更要尊重她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存在。而对于今年过年不能回家的我来说,看完后更加想念母亲了,她也是从片中那个时代的国营单位走出来的,想要回家陪她再看一次,她一定会觉得像回到自己的年轻时代,希望还能赶得上!
网友3:这扑面而来的复古系笑感啊哈哈哈哈哈,感觉是属于母上大人的时代精彩~~片子笑点暖点可可爱爱,冷不丁就还让人会鼻头一酸。不得不讲啊,oldschool还是很触动我的。这亲情治愈系的喜剧是妥妥符合春节档可以约上爸妈一起看电影的了,毕竟给爸妈安利贾玲沈腾真的毫不费力哈哈哈~~然后更重要的是,贾玲镜头下的张小斐,灰常美啊,不单是女儿滤镜,这个女性视角下的女性,让人觉得是这般温暖且充满力量呢。
网友4:我们都想为所爱的人做点儿什么。有人写书,有人弹唱歌,有人拍剧。如果这个人不在了,更想好好明证他/她曾在这世界认真用力活过。贾玲选择了留下这一部电影。我喜欢贾玲身上有一种破裂和恸哭之后重新缝补起来的浑然而豁朗的快乐感,这种“笑着活下去”的乐天姿态渗透在电影里,就是你即使知道它的结局是伤感的,依然为过程中那些欢乐的时刻而真的开怀。它温暖,治愈,真挚,哀而不伤。而无论是小品还是电影,都让我在欢笑时眼眶湿湿。贾玲在电影里,终于与她的母亲偿还了一场重逢的梦——这便是世间文艺作品的力量吧,让我们与我们生命里的“李焕英”们都能有一个机会轻轻道念一声:你好啊,我很好。
网友5:这个底太好了,比起以往穿越片的个人救赎迈的更深了一步。本以为影片会如同以往的俗套一般会终结在「希望孩子健康快乐」上,没想到结尾以针线为引,将「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找到你并且保护你」的母爱穿进了观众的心里,以个人故事为本,动了真情的贾玲担得起导演的称呼。在喜剧元素上,影片也做的十分自然,不刻意不尴尬,更是在演员的选角上玩出了花,乔杉和贾玲的父女堪比去年黄渤和彭昱畅。
四、关于差评
网友1:圆故事的方式太拙劣,谁说母亲的归宿只有牺牲自己成就别人?原版小品用三十分钟向我们展示了操劳一生的母亲年少时不被女儿所知的单纯和快乐,那是属于她自己的黄金年代;而电影用一百三十分钟向我们展示了母亲即便在弥留之际回到过去,依然一心只想陪女儿演戏让女儿开心。小品的哭点在于不舍与悔恨,电影的哭点在于崇高而伟大的母爱。不过如果贾玲能靠这片坐稳中国喜剧第一把交椅,再也不用跟沈腾陈赫这些老黄瓜合作,向我国油腻中年男导演看齐找一些脸蛋肉体都完美的年轻男演员搭戏,也算是功德一件。
网友2:穿越梗是人家三十多年前玩剩下的套路,拍得也很糟糕,全程味同嚼蜡,直到最后那个反转。这是皮克斯式的情感/视角反转,学到了精髓而奏效,可惜又处理得过于繁重拖沓。当然电影之外的真情实感的确很动人。
网友3:80年代性转夏洛一点不烦恼,从头到尾的无聊和尴尬,贾玲说说是讲述自己和妈妈的故事,其实真的和妈妈一点关系都没有,尤其是李焕应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工具人而已。一个小品撑长到电影长度已经很勉强了,结果还在小品里面套小品和段子就更让人难以忍受了。整个故事真的可以说一马平川,没有真正的人物矛盾,没有真正的情节波折,甚至,连整个故事的情感支点都是虚的,剧本的堆砌感实在是太强了,结构散得一塌糊涂,观众是真的好骗呀!
网友4:8分?是因为我没看过开心麻花,对这个体系的喜剧存在一些误会吗?我以为自己对贺岁片已经够宽容低期待了,唐探,飞驰人生,流浪地球,都是手松一松能给4星的贺岁片,但李焕英是真的不行,毫无新意,所有的场景台词都是能找到一百八十个前辈的陈词滥调,听听你妈年轻时候的故事都比买票跟着别人哭强啊,脱离不了屎尿屁和融梗的国产喜剧,太廉价。尊重贾玲的心意,但不认同这是一部值得夸赞至此的电影。
网友5:喜剧元素出众,笑点属上乘。靠细节抓住时代感,通过时代落差反过来促进笑点"自我记事以来,母亲就一直是一个中年妇女,但是我们却容易忘记她曾经也是一个花季少女"。说得很好,可惜没有任何意义,在鸡汤里都算下流水平电影很好地完成了风格的转变,至少效果是达到了的,电影院里前半段笑声不断,后半段鸦雀无声,真正地做到了"有笑有泪,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的大众低俗标准,可惜转场的生硬导致全片漏洞百出,然而这些都在观众的哽咽中抛在脑后贾玲的确用心拍摄了这部电影,真情实感在影像的流动间溢出屏幕,对母爱的赞美让我们感同身受,很好地做到了共情,可惜这不是电影的评判标准"献给所有伟大的母亲",主题一下子升华,电影结束后观众的赞美声再次证明了煽情永远是电影最低级最取巧的表现手法。
《李焕英》这部电影像是在做减法,全片没有太多炫技的手法,只有质朴的母女情,这条最简单又最能打动人的主线。正如导演贾玲所说,“我不是为了当导演才去拍电影,我是为了拍李焕英,才去当导演。”《李焕英》当然不够完美,它有短板,但优点更明显。这部电影最大的杀手锏,在于带给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