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相声 >> 相声市场 >> 正文 >> 正文

马三立是相声泰斗,侯宝林是相声大师,这个

来源:相声 时间:2022/8/5

网络上有一种疑问,为什么马三立被称为相声泰斗,侯宝林被称为相声大师?

实际上,这个说法并不准确,马三立和侯宝林都是公认的相声大师,不过他们两位在相声界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还是有所区别。

准确地说,马三立是相声艺术的泰斗,侯宝林则是相声行业的领袖,他们是这个行业的两座高山,

单论相声艺术的成就,还是马三立,如果谈对相声行业的贡献,侯宝林更高。

一、马三立的相声是行业标杆

相声行业有句话叫“无人不宗马”,意思是,说相声的都把马三立相声或者马氏相声当学习榜样。

这话并不算夸张,虽然马氏相声的风格形成时间可以上溯到马三立的父亲马德禄甚至更早的马三立外祖父恩绪,但将马氏相声发扬光大并形成巨大影响力的还是马三立。

马三立的相声风格大概可以归纳为这么几条:

严谨,创作和表演任何相声都需要千锤百炼,像行业内常说的马三立相声是“死纲死口”,这不是保守的贬义,而是说马三立要把所有表演细节准备在前头,这是一种艺术的严谨。

冷面,不管台下乐成什么样,台上的演员依然保持冷面。这一点可能是从万人迷李德钖传过来的,毕竟马德禄是万人迷的捧哏,马桂元是万人迷的徒弟,而马三立的相声启蒙是父兄传授的。冷面滑稽,不仅是风格,其实也可以算是一种职业态度。

细腻,马三立的经历非常丰富,可谓尝尽人间疾苦遍览人生百态,因此他的相声在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和塑造人物的性格特点上非常细致入微,如果你听过马三立的相声,你会发现他非常善于刻画人物,不论是正面还是反面,不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他总是会通过各个侧面把这个人物给你具象化,《逗你玩》看着简单吧,听起来还有些絮絮叨叨,实际上这一小段的刻画人物功夫就足够很多相声演员学很久。

含蓄,马三立说过“我们的相声不是出洋相”,有些人不喜欢马氏相声,说马氏相声不火爆,甚至还有些“温”,其实这就是含蓄,不论说什么内容,哪怕是伦理哏,马氏相声都非常含蓄,点到为止,给观众想象空间。

通过这些特点发挥,以马三立为代表的马氏相声就成了精致、艺术的代名词,是真正的语言艺术,是可以反复听反复咀嚼的那种相声。

正因为马氏相声是相声行业里的艺术品,所以很多相声演员都无比向往,才会出现“无人不宗马”的盛况。

当然,马氏相声名号虽大,但能潜下心按照马氏相声风格学习和实践的人并不多,能掌握其精髓的更是少,除了老一辈艺人外,在年轻一些的相声演员里也就何云伟、高峰等寥寥几个人身上还能看到部分马氏相声的东西,有的所谓“马氏相声传人”只是一个商业噱头而已,其风格和水平距离马氏相声还差了很远,这可不是一块醒木就能证明的东西。

二、相声表演能力各有千秋

相声江湖里有马氏相声,也有侯氏相声,当然也有常氏相声,但侯氏相声和常氏相声在一定意义上属于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当然,这不代表说侯宝林和常家在相声表演上就不如马三立,恰恰相反,在三四十年代的天津相声界,常宝堃和侯宝林的名气、地位和影响力都要压过马三立一头,哪怕是郭荣启在当年也都比低调的马三立更有名气。

这么说吧,论相声的表演能力,常宝堃、侯宝林、郭荣启包括刘宝瑞等人都和马三立不相上下,用各有千秋来评价相对比较合理,比如侯宝林的“唱”在相声史上几乎是独一份的顶尖水平,而且他说相声的嗓音条件也要比马三立好得多。

因此,有些人表示听不惯甚至听不清马三立的相声,但极少有人说听不惯侯宝林的相声,笔者认为,如果单论相声表演能力,虽然是各有千秋,但综合来看其实侯宝林还是要略胜马三立一筹,不论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后都是这样。

三、侯宝林是相声行业领袖

侯宝林在相声艺术上除了唱之外并没有留下成型的艺术体系,崇拜他唱功的相声演员有的是,但极少有人说自己的相声宗侯。

所以网络上才有一种说法,马三立是相声泰斗,侯宝林是相声大师,包括侯宝林的徒弟马季也对马三立无比敬仰。

不过,如果把眼光放在相声行业角度,那侯宝林的贡献要远远大于马三立,在这个方面能和侯宝林相提并论的也许只有张寿臣一人而已。

侯宝林对相声行业的贡献可以分为解放前和解放后两个阶段。

解放前,侯宝林是第一个真正实现相声攒底的艺人,也就是拿着攒底工资攒底,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实质上将相声的地位往上提了一级,打破了一个行业门槛,所以张寿臣表扬侯宝林是大功臣。

此外,侯宝林的相声受到了文化界名人的追捧,这在旧社会是少见的,毕竟那个时代相声的地位并不高,有些段子的内容也确实格调不行。侯宝林的文明相声能被文化界认可,也是一种提升相声地位的体现。

解放后,侯宝林对行业的贡献就更大了,可以从三个角度说:

相声改革,直接让相声行业适应新社会的“相声改进小组”领头人之一就是侯宝林。同时,通过中国广播说唱团,侯宝林的相声在解放后红遍全国,上到庙堂下到弄堂,再拓展到社会各界,侯宝林让相声的行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声总结,侯宝林对相声行业的很大一个贡献就是为相声著书立说,不仅归纳和总结了相声的历史和规律,同时也在理论上完成了“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的提升,这是一个本质上的飞跃。

相声传承,侯宝林解放后广收门徒,其中马季继承了侯宝林的衣钵,马季的徒弟姜昆又继承了侯宝林和马季的衣钵,师徒三代合力将相声推到了历史的巅峰,从曲艺末流达到了曲艺之首。

因此,如果说相声行业是一家足球俱乐部的话,马三立的地位相当于主教练或技术总监,侯宝林的地位则相当于俱乐部主席。或者马三立是迪·斯蒂法诺,侯宝林就是弗洛伦蒂诺,马三立是法切蒂,侯宝林就是莫拉蒂,马三立是马尔蒂尼,侯宝林就是贝卢斯科尼,马三立是相声界的克鲁伊夫,侯宝林就是相声界的贝肯鲍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