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是曲艺当中的一种。这个概念其实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有的。其实,相声就是相声。说的严格一些,相声就是一门手艺,连文艺都谈不上。相声就是一门逗乐的手艺。现在流行的话就是“搞笑的手艺”。为什么?因为相声自从成为一门手艺那一天,就和艺术不太沾边,除了给听相声的人带来“笑的宣泄”,几乎就没有什么功能了。手艺一绝的也能成为大师。所以相声界也有“大师”。相声起源于市井,迎合市井心态就是相声的生命。这样的环境下,高雅几乎就是“相声的毒药”。研究怎么让老百姓笑,就是相声。说到底,相声就是一门“俗”的手艺。但是,“俗”也是要有底线的。问题就出在这个“底线”的位置究竟在哪里。应该承认或者肯定的一点是,郭德纲为代表的“德云社”对于传统相声的挽救还是很有贡献的,而传统相声就是那个样子,也就是“俗”。这个“俗”到目前为止是有市场的。因为它的确是给“芸芸众生”提供了一个可以“用笑来宣泄压力”的形式。对于传统相声来讲,这就够了。我认为,既然有市场,那就应该尊重“传统相声”的存在。如果给郭德纲们的“传统相声”强行赋予一些“高尚的意义”,也的确是为难他们——祖师爷没教过。只要合法,只要不缺德,只要善良。就足够了。太平歌词也罢,长着肉丸子脑袋的小岳岳卖萌卖“贱”也罢,于谦大侠“抽烟喝酒烫头”也罢,观众高兴就行。没有必要非得让观众揣着多么“高尚的情怀”去听一段仅仅是“搞笑”的相声。给相声赋予新的含义,新的高度,新的使命,并非郭德纲们能够完成的。曲艺协会应该是老老实实办这个事的主体。假如能够成功的让相声“获得新生”,功不可没。所以,批判不如埋头创新。毕竟,观众和听众才是真正的“评判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