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尚开红,“老尚叨刀”系列视频和文章,由匠人工坊创作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郭德纲在一段单口相声里说:保定是一座因大马士革刀而得名的城市。
这真的只是一句玩笑话吗?不,“保定”名字的由来的确与大马士革刀有着不解之缘。
保,定,这两个字分别是两位不同的帝王所赐。
保定的“保”字,源自宋太祖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祖籍在河北清苑,就是今天的保定市清苑区。这里地处宋辽交界,经常受到辽国的袭扰。赵匡胤就下令在清苑设置“保塞军”,抵御辽国的进攻,保护北方边塞,同时保护老赵家的祖籍。后来,保塞军升格为保州。
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送给保定一个“保”字,那么“定”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靖康二年,金朝攻陷燕京(今北京)和保州,然后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了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金贞佑元年,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大军攻陷保州城。金朝军队在逃离时将保州旧城焚为废墟。
成吉思汗深知,当年金朝从北方草原南下中原,就是以燕京和保州作为桥头堡,厉兵秣马,然后直捣北宋的政治中心。这里无疑是草原民族进入中原的第一门户。因此成吉思汗下令,重建燕京城和保州城,在这里打造兵器,训练军队,伺机南下灭宋,一统中原。
元大都(燕京城)附近保定古城图—《保定府志》成吉思汗安排他的得力大将张柔负责重建燕京和保州,自己则率领蒙古大军开始了第一次西征。
从公元一二一九年至一二六零年的四十余年时间,蒙古帝国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征服了俄罗斯、中亚和欧洲的大小四十余个国家,建立起庞大的帝国,疆土之广大也是史无前例。在西征过程中,成吉思汗命令把沿途擅长打铁、织造、雕刻等手艺的工匠尽数掳走。
成吉思汗为什么要掳走工匠呢?这其实和蒙古帝国的出身有关系。蒙古帝国崛起于大草原,擅长游猎放牧,手工业十分落后,缺少工匠。当蒙古大军走出草原开始攻城略地时,其他民族坚固的城墙、精巧的工具设备令他们既惊讶又羡慕。因此蒙古帝国大力发展官办的手工业,四处掳掠工匠,编为匠户,为朝廷和军队服务。
成吉思汗在西征时,心里一直挂念着南下一统中原的大业。他下令把从中亚掳掠来的大马士革刀工匠全部送到保州,为朝廷锻造大马士革刀。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大马士革刀”是欧洲人对中亚阿拉伯地区出产的花纹钢刀的称呼。中亚由于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历来战争不断,冷兵器制造业十分发达。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来自印度的优质铁矿石源源不断被贩运到中亚,锻造成质量上乘的花纹钢刀,然后销往欧洲、中国以及俄罗斯等地。中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从中亚进口镔铁刀的记载。到隋唐时期,更是有很多诗文赞美镔铁宝刀。大约在同一时期,中亚的花纹钢刀也传入欧洲,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竞相收藏和佩戴的奢侈品。欧洲人认为这种带有神秘花纹的刀来自大马士革城,因此称其为大马士革刀。中国人认为这种刀来自罽宾(中亚古国,地理上与大马士革接近),因此称其为镔铁。
匠人工坊大马士革刀成吉思汗把上万名大马士革刀工匠送到保州,编为匠户,要求他们父传子承,世代为匠,不得改行和参与科举考试。
奉命重建保州城的大将张柔也没闲着,蒙古太祖二十二年,保州城建成。之后不久,以北海为中心燕京城被重建,改名为大都,成为元朝的首都。元至元十二年,遵从当初成吉思汗以保州为桥头堡南下灭宋、平定天下的宏愿,“保州”改名为“保定”,取“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保定之名,由此而来。
元朝设立了镔铁局,专门管理这些从中亚掳掠来的大马士革刀工匠。同时在保定编练军队,打造军器,设立鹰捕房,培养军事人才,保定逐渐发展繁荣,成为一个以军备闻名的北方重镇。
老保定元朝建立的匠户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乾隆年间。随着热兵器的应用,朝廷对刀剑技术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才宣布解除对官匠的控制,允许他们自由谋生。在清朝后期,一些匠户后人靠手艺谋生,逐渐把大马士革刀工艺(清末及民国时期称花纹钢刀,或者折花钢刀)传播到河北、北京、山西等地。清朝保定府有一家“上谷刀坊”,擅长打造花纹钢刀剑,名气在直隶首屈一指。上谷刀坊的传人、保定市上谷冷兵器研究会秘书长张勇,从小继承家族手艺,打造镔铁花纹钢刀(西方称大马士革刀)。二零一五年,张勇创立匠人工坊,意为继承镔铁局匠户工艺,把这项传统手艺继续发扬光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