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相声 >> 相声前景 >> 正文 >> 正文

7岁学艺,15岁进京,32岁大火,47岁

来源:相声 时间:2024/8/18
从无名之辈到相声皇帝:47岁郭德纲,过得刚好见过大大方方对着镜头晒睡裤的男明星吗?郭麒麟就算一个,还问大家这花色可不可爱。郭麒麟参加一综艺节目,要求当着镜头得面打开行李箱。可当他不经意翻出睡裤后,导演吓得脸色大变。花色是挺可爱的,但都不如他可爱。郭麒麟这活宝气质,一方面是相声演员的职业病,另一方面就是遗传。遗传他爹,郭德纲。你可能没听过郭德纲的相声,但你肯定听说过“抽烟、喝酒、烫头”这个梗。以前总觉得他说的相声是逗人开心,欢欢闹闹,让人觉得日子过得刚好。如今一听,那笑声的背后,都是惨烈的人生。“莫欺少年穷”别看现在全网的“德云女孩”们追着相声界大师“为你痴、为你狂、为你哐哐撞大墙”的热乎劲儿,但很少人知道德云社创立阶段有多苦。到现在,网上还能搜到“三十岁的郭德纲为了生计、被人关进透明橱窗中两天两夜”的视频。吃喝拉撒全在里面,接受观众的指指点点,郭德纲还在里面跳芭蕾舞逗观众开心。一个“黑黢黢的胖子”,木讷尴尬的扭动四肢,透过橱窗露出讨好的笑容。美其名曰“橱窗生活48小时”的极限挑战。郭德纲参加,是因为导演答应他,“过了这个考验,你就可以进棚当主持人”。男人嘛,为了生活,在“动物园”里呆两天,干点儿“不是人干的活儿”,也就撑过来了。甭提自尊,在没成功之前,哪有自尊。郭德纲的成功哲学也简单,丢人丢钱都成,就不能丢了自己的未来。可在电视机前看到节目播出的郭父郭母,却忍不住老泪纵横。“我知道这行苦,但不知道他在外面苦到这个程度。”的确苦,郭德纲年离开天津,去北京闯荡,在剧组里当过路人甲,在桥洞里睡过觉,生活拮据时甚至把手表当掉。每日果腹的是几捆大葱和煮成糊状的面条,吃完了也不敢大白天出门补货,因为门外就是破口大骂的房东,而他还得拖下个月的房费。可谓落魄至极。但往后的数年,郭德纲干成了三件大事,让他逐渐在北京站稳了脚跟。第一件,成立北京相声大会。拉着业内好友一起在茶馆、小剧场演出,可难的就是没人来看,不得不去街上唱快板吸引观众。看的人少没事儿,观众乐了才是大事儿。郭德纲琢磨着观众在台下的及时反馈,暗暗算着哪段词儿最能Get到观众的笑点。这事儿对他来说,不在于说几场相声就成为“草根明星”,而在于“打磨”。第二件,整理濒于失传的相声曲目。年,郭德纲办了一场“失传曲目专场”,深受坊间好评,积累了相当一票粉丝。能做到雅俗共赏,这“一代宗师”的气质就出来了。第三件,拜侯耀文为师。郭德纲毕竟草根出身,在鱼龙混杂的北京艺术圈,一红就容易得罪人。兜兜转转,四处碰壁,可入了侯耀文的铁路文工团,此后再也没人敢给他穿小鞋。就这三件,让郭德纲的技艺“入得了厨房,出得了厅堂”,又有名师辈分、金钟护体,走红的充分条件都准备好了。德云社的名号,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可话说多了,也容易多事,再“会说话”的郭德纲也难顶。德云社上一次大危机还是在年夏天。因为和电视台的冲突,一时封杀之声迭起,音像作品下架,媒体集中讨伐,德云社关门整风。同时,年风波还有早期爱徒的背离。何云伟、曹云金,这两位他花心血最多,也最得真传的弟子,与他反目成仇。那几年,郭德纲最需要的不是重回大众视线,而是要把德云社塑造成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甚至是“网红工厂”。之前被大家视作空气的“小岳岳”用一首《五环之歌》红遍天下。郭德纲说:“捧红个说相声的,对我来说不太难。”张云雷用一首《探清水河》打动了万千少女的心,德云社终于有了自己土生土长的“小鲜肉”。郭德纲说:“你就是个邪教啊!”他自己从没见过这么多小姑娘挥舞着荧光棒来听相声的,甚至觉得“张云雷坐这儿吃面条都有人看”。德云社的衣食父母换了,原来的相声爱好者们慢慢退场,粉丝们买票不是为了听相声,而是为了看脸,和偶像开各种无下限的玩笑。德云社不再是以前的德云社了。这些郭德纲也明白,人生四十年的江湖过往,他都写在了一本《过得刚好》里。四十年浮沉《过得刚好》《过得刚好》,郭德纲好,还没翻开书呢,先给你抖个机灵。不是自传,书里大部分是郭德纲的微博所发文字,还有一些自己的随笔文章,对相声曲艺的诠释,和一些段子。写得冷静,不煽情,不夸张,不做作,不隐瞒。《过得刚好》有极其鲜明的“郭氏风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读着和他的相声作品一样过瘾。老郭自己在书里摊了底儿:“我在私底下是一个特别无趣、乏味的人,喜欢待在书房里写字、听戏、看书,没有别的爱好,不抽烟、不喝酒,当然,也不喜欢烫头。”在台上得得瑟瑟的嘴贫大爷,台下的爱好居然是遛鸟写字,这个反差萌倒是惊艳。老郭说,如果不做艺人,他最大的愿望是做个文人。在相声里,老郭阔气地讲:“有困难要帮,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帮。”您瞧这日子过得,好不好的都有人惦记。但是自己的困难,老郭都还没解决完:“人家都给唱大鼓的上花篮,到我们这儿,连花圈都没有。”啥也没有,还要说相声,这不就图个生活的热爱吗。老郭除了操心人间的事儿,也操心阴间的事儿:“人干点好事总想让鬼神知道,干点坏事总以为鬼神不知道,我们太让鬼为难啦。”自己的日子过不好,倒是逼得鬼成了“人间纪检委”。读者们读得乐呵,笑眯眯地配下去好几壶茶。这一句句玩笑话,撕开的都是我们真实人生中的伤疤。喝茶时嘴唇碰到杯沿儿那”滋儿“的一声,不是开水烫嘴,而是惨烈人生被撕开的吃痛。“过得刚好”是老郭对目前生活的最高评价。如果还有什么追求和愿望的话,他希望能说一辈子的相声,等到八十多岁还能和于谦老师站在小茶馆的舞台上,逗大家开心。估计那会儿老郭头发掉光了,于老师的头发也白了,一脑袋的白毛,还烫头,和喜羊羊似的。老郭从没指望自己的相声能成为个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在书里说得明白,“我不指望天塌地陷,地球都毁灭了,还有我的一段相声在宇宙间飘荡,那是扯臊”。都说人生难得糊涂,他倒是活得明白。老郭自个儿也写着:“如果,这本书您没看懂。那么,再买一本。”《过得刚好》,这书倒像是德云社的另一张门票,想听您就来。听不懂啊?老郭眼珠子滴溜溜一转,“您再来一本呗”!如果你正值书荒,又想读一点有深度的书增长自己的见识,又希望所读的书籍可以带来畅快的感受,那我推荐你读一读这本《过得刚好》。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全书2册《过得刚好》《郭论》买到就是赚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4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