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相声 >> 相声前景 >> 正文 >> 正文

两对相声界的子母哏火档,裂穴后逗哏的

来源:相声 时间:2023/2/23

在相声界,子母哏被视为一把双刃剑。为何有此说法呢?一方面,捧逗交融的表演形式,通过甲乙之间或是环环相扣,或是针尖对麦芒的表演,让包袱更密集、响脆,而且捧逗双方都有包袱。另一方面,打破观众固有印象中的捧逗角色定位后,逗哏的作用被弱化,反而捧哏演员出其不意的包袱更让观众印象深刻。一对靠使子母哏段子走红的搭档,一旦裂穴后,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逗哏的一方从此走向低谷。看到这,大家应该都会想到90年代的两对黄金搭档,一对是北方的牛群冯巩,另一对则是南方的奇志大兵。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牛群、冯巩横空出世,其火爆程度不亚于马季、杨振华当年万人空巷的盛世。在两人搭档的十余年中,子母哏的创编段子占据了绝大多数。《点子公司》《最差先生》《坐享其成》《瞧这俩爹》等等带有鲜明子母哏标签的作品早已成为那个时代观众心目中的经典。牛群冯巩的成功,除了珠联璧合的默契,更得益于他们独辟蹊径的坚持沿用子母哏。在他们的表演中,很多时候捧哏的冯巩翻出来的包袱比逗哏的更响,更让观众记忆深刻,这就是子母哏的魅力。有时甚至能将观众的注意力完全锁定在捧哏演员身上。这类搭档响蔓之后裂穴,“受伤”的往往是逗哏的一方。

冯巩在离开牛群后,很快步入了相声表演的下一个黄金时期,而牛群的艺术生涯却大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意味。虽然两人裂穴源于牛群改行去当了县长,但即便他没做出这个选择,继续坚持相声本行,同样困难重重。更早些年,冯巩与原配搭档刘伟的分手也是如此。如今年近花甲的刘伟虽频频在相声园子登台亮相,但再也找不回当年与冯巩合作《巧对影联》时状态了。

而当年红极一时的奇志大兵更印证了子母哏是把双刃剑的说法。“南派笑星”想让北方观众接受认可并不容易。因为南北方的文化差异,致使观众对包袱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不过这二位的表演曾经真的做到了南北通吃。段子主题鲜明,包袱皮儿薄,有情节有人物,表演张弛有度,严丝合缝,在当时可谓各大舞台上的骄子。令人遗憾的是,两人终因艺术见解的巨大分歧宣告裂穴。

裂穴后的大兵很快与赵卫国结成搭档,并相继推出了《谁让你是优秀》《免费电话》《向领导汇报》等新作品。奇志在与大兵分手后的同年加入了中国铁路文工团,并于转年正式拜师侯耀文。奇志步入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后,反而鲜有佳作问世,只能靠走穴做嘉宾上镜。现在很多观众几乎已经不再认为他还是个相声演员。难道说“子母哏”真的专克逗哏演员吗?

子母哏其实是相声表演中比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很多观众习惯将其视为“一头沉”的对照。从演员台词多与少的角度来看,两者的确产生了鲜明的反差。但从表演形式来看,又有着很大区别。使“单边”活,捧哏的作用在于烘云托月、举火点鞭,在表演中起到穿针引线、起承转合的作用。一般来说,使这类活不用捧哏的翻包袱。

子母哏则不同,不仅表演中捧哏演员台词与逗哏搭档相差无几,而且子母哏的作品本身就是刻意淡化捧逗之间的界线。甲乙二人经常是互为捧逗,都在为对方的包袱铺垫,又都有自己的包袱。在表演过程中要求捧逗双方衔接紧密,台下压活要瓷实。假如其中一个人“顶瓜”了,作为搭档很难帮对方圆回来,也影响了整个段子情节的推进。至于为什么子母哏的火档裂穴后,往往是逗哏演员走下坡路,说到底演员自身问题才是主要因素,不能完全归咎于子母哏的表现形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