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欢乐喜剧人第六季》开播,看了几期,觉得没以前那么可乐,这让我想起精彩的第一季,里面有沈腾、宋小宝和贾玲,中国喜剧界的三位顶级人物。
今天聊聊贾玲,这个颜值与身材都毫无优势的女人,凭什么能在以男性为主的喜剧界站稳脚跟,成为中国最红的女谐星,这可不是简单的装傻卖笑就能实现的。
梅花香自苦寒来,贾玲的喜剧之路十分坎坷,往事渐远,一切都得从故事的开始说起。
年,贾玲出生于湖北襄阳大山里的一个四口之家,她上面有个姐姐。
由于家境贫寒,贾玲的童年没有洋娃娃,玩的都是父亲的农用机具,比如拖拉机,锄头铁铲什么的。
年少不知苦滋味的贾玲性格开朗,喜欢唱唱跳跳,也很顽皮,经常和小伙伴们上树掏鸟窝,也会应亲朋好友的喝彩,活灵活现地模仿和表演。
细心的母亲发现了女儿的表演天赋,就鼓励她往这方面发展,这让贾玲信心大增,虽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但她却毅然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结果两家都没考上。
贾玲不甘心,复读一年后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为保险起见,她同时报了戏剧和喜剧表演两个专业,正是这一字之差,结果闹了个大乌龙。
当时学校打电话到家里报喜并询问定专业的事,贾母一听女儿考上了,高兴极了,脱口而出“报戏剧”,结果由于口音问题,对方把戏剧听成了喜剧,就这样,贾玲误打误撞踏上了喜剧之路。
那时候,贾玲姐姐也在上学,可家里穷啊,哪有钱同时供两个娃娃读大学?
后来姐姐主动放弃,把唯一走出大山的机会让给了妹妹,这让贾玲十分感动,发誓一定要好好学,干一番大事业出来。
可雄心壮志还未启航,刚到中戏报道一个月后,贾玲收到噩耗,母亲意外出世!
那天,父母像往常一样出门干活,打了些草垛用拖拉机往回运,草垛堆了很高,母亲怕草跺子掉下来,就坐在上面压着,没想到不慎从高处摔下,撞到小脑后当场去世。
贾玲的天一下子塌了,“我赶紧坐火车回家,可是等赶到时,只看到姐姐扶着柱子在墙边走,我已经傻的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
母亲的离世,在贾玲心里轰出了一个巨大的口子,久久无法愈合,但现实会一直推着你往前走,她惟有把对母亲的思念压在心底,然后拼命学习。
当时贾玲被分在冯巩创办的相声班里,冯巩见这个女学生悟性不错,还肯下功夫,对她颇有好感。
大学时代的贾玲还不胖,眉目清秀,是个美人胚子,难怪她常说自己年轻那会长得像欧阳娜娜,看了这张照片后,我信了。
年,贾玲从中戏毕业,这时她发现,原本就寥若晨星的同班女生大多选择了转行,毕竟在喜剧行业,女性没什么地立,都是被一群大老爷们所霸占。
完全是毕业既失业,可倔强的贾玲才不管这些,毕竟全家砸锅卖铁支持自己学了好几年,怎么能轻易放弃?
那年北京举办了一个相声小品邀请赛,贾玲和同学王彤带着相声节目《怎么了》参赛,没想到竟然得了个一等奖,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郭德纲和于谦只得了个三等奖。
贾玲的初战告捷让冯巩颇感欣慰,打算花大力气去好好栽培她。
虽然有恩师提携,又拿了奖,但那时候贾玲没什么名气,加上正逢非典时期,演出的机会很少,贾玲成了苦逼的待业北漂,生活十分窘迫,全靠姐姐从每月的工资中挤出块接济度日。
她住进了一个10来平米的民房单间,只能摆下一张床,推门进去就得脱鞋上床,来看她的同学开玩笑说“狗进去都只能上下摇尾巴”。
这样的屋子没有厕所和暖气,每天早上都要冻得直发抖出去倒痰盂,北京的冬天多冷啊,她就安慰自己:“嗨,王菲当年不也倒过吗?”
当时的租房押金一个月,本来是要押一付三的,房东看她小姑娘孤零零的,就只收了一个月押金,可就算如此,贾玲时常穷得连饭都吃不起。
最困难的时候交不起房租,用身上仅剩的20块钱,啃着粗面包就着咸菜过了一星期。
姐姐知道贾玲的情况后骂她“都混成这样了还待在北京干什么,回老家来吧,我给你找个公务员的工作,一个月能挣多呢。”
收入高,还是铁饭碗,在当时算是非常不错的工作了,可贾玲不甘心,好不容易学有所成,还没去闯一闯就回家,太可惜了,但现状确实是太惨,她有些犹豫,于是打电话给老师冯巩询问意见。
冯巩建议她留下来,这么好颗苗子不能白瞎呀,于是打电话和贾姐做思想工作。
在电话里,贾姐急了,冲着冯巩喊:“在北京没工作,没地住,饭都快吃不上了怎么办?等死吗?”
冯巩一拍胸脯保证,工作的事慢慢找,要是没地住我来安排,没钱吃饭,管她几顿饭还是没问题的。
不得不说,冯巩是个好老师,也是贾玲这辈子最大的贵人。
在那之后,冯巩便带着贾玲去各地演出,哪怕是打个下手跑个腿也行,起码能混到一口饭。
为了多挣钱,贾玲白天跟着老师四处跑,晚上就去抢剧场的小演出,上不了台就站在阴影处,跟着观众在那一起大笑,因为一笑就会忘了肚子叫。
跟着老师演出挣了点钱后,贾玲狠了狠心,花块租了个楼房,那是她第一次住进有暖气的房子,无比的开心,结果发现暖气是坏的……
北京的冬天没有暖气,真的太恐怖了,那只能插电暖,但都是插一会儿暖和一点就取下,怕费电,有一次去演出忘了拔插头,回来时才发现,心疼死了。
年,贾玲参加《中央电视台》第三届相声大赛,凭借《爱拼才会赢》获得三等奖,从此之后,事业出现转机,她开始频繁出现在相声舞台上。
时隔两年,她创新的将舞台表演融合到传统的相声之中,创作了《大话捧逗》,并提出了“酷口相声”的新概念,受到热烈欢迎,先后在北京各小剧场演出80余场。
那段时间,由于工作压力太大,原来纤细苗条的贾玲开始发胖,她也很忧虑,哪个女孩子不希望自己美美的呢,毕竟一胖毁所有。
但她发现随着自己越来越胖,观众缘反而更好了,可能是胖的人更有亲和力,更接地气,于是她索性甩开膀子吃喝,继续为喜剧艺术“献身”。
北京的相声圈,终于留下了傻姑娘贾玲的名号:人挺胖乎,特别能拼。
可就算做出了点成绩,女性喜剧人依旧被人看轻,有一次贾玲打电话想请中戏一个漂亮的女同学来助演,结果被拒了,对方直接说:“演这种戏就是在自甘堕落,自毁形象,尤其喜剧”。
贾玲火了,回怼:“喜剧怎么了,你家过年不看喜剧啊。”
谁说胖就做不了演员?喜剧女演员,搞笑的是戏,而不是五官,从那以后,贾玲开始彻底抛开约束,潜心投入到每一个角色当中。
年,贾玲和白凯南带着相声作品《大话捧逗》首登春晚,博得满堂喝彩,并获得曲艺组的三等奖,紧接着,她们又在央视元宵晚会上表演《爱拼才会赢》,连上两台央视大型晚会的贾玲这下彻底火了。
此后,她成了各大卫视春晚的常客,参加各种综艺、真人秀节目,还创办了大碗娱乐公司。
作家池莉曾说:“说相声经常需要插科打诨、嬉皮笑脸、装疯卖傻,男人们做做,开心、潇洒,是一种风度,女人来做,好了,完全是傻大姐一个。”
贾玲把这种傻大姐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有一次,她接到湖南卫视《百变大咖秀》的邀请,让她参加模仿秀,贾玲起初以为是仿个范冰冰或者章子怡,
可对方让她仿的是长着大胡子的火风,她担心说自己可能做不到,导演肯定地说,你行,你一定行,也不知道这导演的迷之自信是哪里来的。
那是贾玲第一次模仿男人,刚开始还担心别人骂她,结果好评如潮,她有个底线,只模仿有头发的男人,
但有次导演让她模仿光头周晓欧,贾玲为难了,可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演出机会,她最终答应下来,不惜把头发也剪了。
在喜剧路上这种自毁形象的事,贾玲干了许多,也因此遭遇了情感上的滑铁卢。
那一年,贾玲用自己的经历改编了一个小品,为了逗乐观众,她在舞台上表演空口啃辣椒、三秒吃西瓜、不喘气喝完一瓶啤酒……
贾玲的男朋友对她说:“我不想看到你这样,你别干了吧,我可以挣钱养你”。
贾玲只回了他一句话:“可是我喜欢。”
最终,男朋友背起行囊离开了北京,也离开了她。
成名后,有次主持人认真地问:“如果有机会再选一次,爱情和喜剧会选择哪个?”
贾玲笑着反问:“不能两者兼得吗?”
“不能。”
贾玲顿了两秒,才说:“我是真喜欢。”
贾玲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作为女喜剧人,她明白形象于己而言就是一种负担,
于是把自嘲当成一种日常,也把真实生活喜剧化,这让她的小品具备了一种在欢笑之余又能打动人心的魅力。
为了缅怀母亲,她打磨出小品《你好,李焕英》,讲述了母亲的故事,在小品结尾,贾玲再也抑制不住眼泪,任其往下淌着,感动了无数观众。
有网友表示:这小品,好到观众愿意看千万遍,却不愿让贾玲再演第二遍。
很长一段时间里,每一次看到这个剧本,贾玲都要痛哭一场,如今她已经成功,可母亲却再也没有了。
犹记得年少时,她跟爸爸妈妈描绘未来蓝图,说“等我成腕了,那边那套房子给你,这边这套给你,你们随便挑。”
贾玲说“你越成功越失落,越成功越想她,一提妈妈就感觉你的人生根本就不完整,妈妈走了,我这辈子都不会快乐,我这辈子的快乐都缺一角”。
待我封候拜将,至亲坟头已长草,这种遗憾确实永远无法弥补。
贾玲,这个倔强而勤奋的南方姑娘,起初被称为花瓶,傻大妞,作为一个女相声演员,她看不到希望,曾想过放弃,但最终,她坚持了下来。
她的喜剧技艺已经达到近乎不动声色也能令观众忍俊不禁的境界,“既可耍宝秀绝活,也敢剃发充硬汉”,成了像沈腾那样,是长在笑点上的人,更被人盛赞为“女版周星驰”。
用了整整16年,贾玲终于实现自己当初的豪言:“相声不是男人的天下,快乐这件事,女人也可以做的很好。”
写在最后:每一个坚持梦想,不轻易低头的女性,都格外值得尊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