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记忆里那副乐呵呵的笑模样,还是记忆里宽容谦和的态度……相声演员赵炎今年迎来了他从艺五十周年,前不久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为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研讨会和庆祝演出,出现在活动现场的他虽然快70岁了,但依然是观众记忆里的模样,让人倍觉亲切。
相声表演要有工匠精神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赵炎和马季先生搭档,演出了《吹牛》《五官争功》《吃的研究》《我惯着他》《求名心切》等作品,并获得“十大笑星”的称号,圈内外的影响力自然不容质疑。
此次举办研讨会和庆祝演出,依然能够看到他的“好人缘”,姜昆、赵连甲、李金斗、李增瑞、李立山、李伟建等著名相声演员和众多后生晚辈都出现在研讨会现场。当天晚上在民族宫大剧院举行的《火火的年代火火的心—相声名家赵炎从艺50周年庆典晚会》更是热闹,郝爱民、王谦祥、李增瑞、冯巩、李金斗、李建华、刘伟、戴志诚、郑健、武宾、付强、贾旭明、李丁、董建春、金霏、陈曦等老中青相声名家悉数登场,著名歌唱家殷秀梅也跨界而来,高歌助兴。
歌唱家殷秀梅参加庆祝晚会高歌助兴
如此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在相声同行中并不多见。起初,赵炎也是有些抗拒的,“我本来觉得没有必要这么做,大家对我的人品和艺术是什么样心里都有数,干嘛还要在会上表达?就害怕变成好人好事品评会。”但在团里看来,这次活动不仅是纪念他从艺五十周年,更是一次对传统的呼唤。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的相声表演,从成立之初就区别于其他团体,以表演清新高雅见长,在侯宝林、马季、赵炎等几代相声名家身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对赵炎艺术生涯的研讨也是希望能够为年轻人树个标杆,让这种表演风格更好地传承下去。
庆祝晚会则分为继承、担当、传承三个篇章,不仅回顾了赵炎的从艺之路,成名之作,幕后趣事,也通过他的多才多艺、老而弥坚为年轻人提供方向,彰显相声表演中的工匠精神,“让年轻人看到只有精益求精、认真负责,才有可能在你的专业领域中做到出类拔萃。”
让赵炎欣慰的是,研讨会不仅是对他个人艺术的总结,与会的曲艺相声表演艺术家和评论家们都在学术上有所表达,关于相声表演艺术应该坚持怎样的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那么多人能来参加这个活动往小了说是对我的情感,往大了说其实还是对相声事业的重视。”
恩师不遗余力“老带新”
总结自己从艺五十周年,赵炎提到了“感谢、感恩、感动”三个词,其中他最强调的就是对恩师马季的感恩,“可以说没有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
从赵炎相声表演艺术生涯的起步到巅峰,以及时至今日的“莫道桑榆晚”,都能看到马季先生的影子。从小就是文艺骨干的赵炎,17岁就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起了拖拉机手,后来又凭借着自己的文艺天赋成为建设兵团的文艺骨干,并在年的一次全国文艺调演中吸引了马季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