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大假期间,《首届相声小品大赛》正在央视三套黄金时段播出。此次大赛中,春晚常客蔡明作为评审,给年轻演员贴心提出意见。在过去多年的春晚舞台上,蔡明总喜欢带着新人走上舞台,比如大鹏、贾冰等。
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蔡明表示,她非常希望大赛有更多优秀新人涌现,带他们登上更大的舞台,“50岁前创业,50岁后育人,我在做这件事,也会继续努力。”
成都商报:作为专业人士,您如何看待当下国内喜剧环境的现状和喜剧人才的培养?蔡明: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时期,大家都是喜欢喜剧、需要喜剧,因为没有人能够拒绝快乐。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的环境真的比我年轻的时候好很多,因为他们有那么多的平台可以去展示他们的喜剧才华。我年轻的时候,就是在《综艺大观》和《春晚》的舞台一点点地成长,而现在呢,有那么多的喜剧舞台,可以让他们去锻炼,可以让观众一点点爱上他们,熟悉他们,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好幸福啊。
成都商报:能不能分享一些您平时积累素材的好方法?蔡明:每年春晚会有一个调查,就是哪个节目受到什么样的年龄段人的喜欢,那个调查结果出来,我都吓了一大跳,你们知道吗?我的节目是最受90后喜欢的,我都笑死了,90后是多小的孩子呀,他们为什么会喜欢我。然后我就去问他们,他们说你虽然演的是老人,但是你说的是我们的语言。其实我觉得一个艺术作品就像一棵树,你的根必须要深深地扎在你这片生活的土壤里,那么生活在继续,你的作品就会跟着时代走。然后,你要多创作出和时代接轨的、人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作品,观众就会觉得你没有落伍,就觉得你演的就是我们身边现在发生的事情,甚至就是邻居发生的事情,他们就会觉得很新鲜、很喜欢。向生活学习,生活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成都商报:您是春晚常客,那么在评判作品时,会不会因为经验丰富而要求格外严格?蔡明:我其实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我对选手也好,对年轻演员也好,都是以鼓励为主,即便是对他们有要求,我也会比较委婉地对他们提出来,我不是一个特别严厉的、铁面无私的老师,跟我在屏幕上演的“毒舌”不一样,生活里不是这样的。因为我觉得孩子们是需要鼓励的,我也年轻过,在那个时候,如果有一个老师级的人物对我有一句肯定,一句鼓励,我会特别高兴,而且对自信心的培养特别有好处,我也很感激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有那么多老师不停的在帮助我,不停的在鼓励我,不停的在肯定我,才让我有信心走到今天,所以我也会这样对待孩子们,我对孩子们一直是非常非常鼓励的。
成都商报:您参与了27年的央视春晚,最默契的搭档的是谁?最喜欢什么样的搭档?最期待怎样的新面孔?蔡明:我跟郭达合作了20年。他觉得压力太大了,自己退出了。这两年大家看到我和潘长江合作,还有和一些年轻演员合作,潘斌龙、贾冰、大鹏、华少、王宁、常远、岳云鹏。其实我觉得还是对喜剧的理解,喜剧的呈现有一个共识吧,其实搭档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喜剧有一致的认可,对喜剧观念的相同,这个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希望在这次大赛里发现新的面孔,能够登上更大的舞台。我在昨天的点评里也说了,我觉得应该去多多学习,艺不压身,说实话,你这点儿东西真的做不到压身呢,我现在一直在不停的学习,因为我觉得我会的太少,懂得太少,总觉得不够用,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只有不停的丰富自己,让自己的喜剧能力强大起来,这样你再遇到一个角色,在创作中才能够游刃有余,我和你们一样,特别期待这次大赛又能看到年轻的面孔,优秀的喜剧人才。
成都商报:有没有想过从大赛里再选一些年轻血液当搭档上春晚?
蔡明:其实每次在大赛里都可以看到新鲜的面孔,新鲜的人才,很多现在你们喜欢的演员都是大奖赛出来的。邵峰、沈腾、于恒等等,而且这些年我也在注意推新人这件事情,我觉得人50岁前创业,50岁后育人,我也在做这件事,也会继续努力。
成都商报记者邱峻峰
图片由节目组提供
编辑潘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