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第五届深圳(福田)非遗相声大会圆满落幕。
在这场盛宴上,不少耳熟能详的相声演员齐聚亮相,比如姜昆、戴志诚、方清平、白凯南、李菁等等,大会的最后更有冯巩压轴坐阵!
这场相声大会从2月23日一直演出到了25日,共持续了3天。
前三届的时候,相声大会走的都是“静音模式”,根本不带给你录像留存的,而他们的目标受众群体,也更倾向与能够亲临现场的观众。
所以,会上具体都表演了哪些节目,也只有现场去看的观众们知晓。
也正为此,非遗相声大会也一直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外号——“保密相声大会”。
一直到去年,或许因为是切身体会到了互联网的迅猛威力,于是在第三届非遗相声大会上,官方首次引入了直播的模式,让相声不再保密。
今年第五届的相声大会,也是采取了网络直播的模式,但却遭到了一些网友的不满。
但在这场相声大会的专场直播上,直播间的评论区却被关闭了。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什么直播,直播间里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公屏上的讨论,只有讨论度越高,互动性越强,才能更好拉近主播和观众和之间的距离,直播间的人气和热度才会不断上升。
而大会官方却直接关评,仅仅让观众们做一个“哑巴看客”。
唉,真的想吐槽,这泼天的富贵,真是白送你也不要啊!
果不其然,没有了讨论的加持,大会直播间的观看人数有了明显的减少。
另一方面,在今年的这场相声的“饕餮盛宴”中,依旧不见德云社的踪影。
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已是相声界内中流砥柱般的存在,很多人就是因为德云社的原因,才开始接触、了解相声这一行当,有的人更是因为德云社而彻底爱上了相声这一传统艺术。
可以说,现在的绝大部分人一听到“相声”二字,都会下意识地联想到郭德纲和他的一众弟子们。
回看过往,德云社能有如今的成就,真的很不容易。
一直以来,德云社就承受着众多非议与质疑,尤其是在一些老派相声大家的眼中,郭德纲的相声就是“不入流”的“俗品”。
而这些“主流相声”的老艺术家们,对于他们眼中是“非主流相声”的郭德纲和德云社,也从未停止过嘲讽和不屑。
在这次的大会节目上,更是当众讥讽:
“那能叫抄吗?那叫拿过来用用!随便弄几个包袱一揉一说你不就火了吗?”
在本届大会上的表演中,一些演员用段子进行含沙射影,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德云社,批判他们的相声是运用借鉴和抄袭而成的“豆腐渣相声”。
所谓的“豆腐渣相声”,类似于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豆腐渣工程”,看似完美,实则经不起推敲,是用于形容那些为了追寻利益而对相声艺术创作进行亵渎的个人或是团体。
节目上,演员们这样说道:
“你甭管豆腐渣不豆腐渣,你火了为主啊!”
这一行为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不满。
有网友就说:
“嘲讽别人是豆腐渣相声的人,若真要搞卖票演出,连豆腐渣都不一定能吃上!”
郭德纲相声之路的坎坷,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
主流相声演员的待遇,类似于我们所说的“体制内”,背后有国家对文艺方面的支持与赞助,所以他们这些,是不愁吃不饱饭的。
可德云社就不一样,相比于“大树下好乘凉”的主流相声,他们走的是“自力更生”的“磨砺之路”,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挣得,所有的损失,也都需要自己去承受买单。
他们这样的相声群体,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不停地进行商演,想办法让自己火起来,因为只有火了之后,他们才能有一定的选择权和主导权,不然一切免谈。
至少有一点,那就是得先解决德云社的温饱问题。
所以,为了能让德云社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前期的时候在节目的内容选材上,难免会落入“俗套”,以此来取悦大众。
不过这些也无可厚非,观众也都能理解,要谈高雅之前,首先就必须要“落俗”解决现实问题。
但在主流相声家们的眼里,郭德纲所做的一切根本算不上艺术,可以说是完全“不入流”,并将他们的作品蔑称为“三俗作品”。
什么是三俗?就是“庸俗、低俗、媚俗”,简单来说,就是“俗不可耐”。
在以前,很多人有人都觉得德云社的相声就是典型的“三俗”代名词,根本算不上是正经相声。
但现在,随着德云社的发展越来越红火,很多观众也改变了原先的刻板印象,渐渐地对郭德纲的团体有了改观。
如今面对主流相声界的讥讽,也都开始纷纷维护郭德纲和德云社。
说到底,也就是个“雅俗”之争。
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到底什么才算得上是主流相声呢?”
事实上,不管是怎样的艺术形式,最终进行检验的,都是社会大众。
如果最终呈现出的效果达不到观众的满意,那不管这场表演你经历了怎样的心酸,或是有着多高的艺术性质,到最后都是失败的。
现在很多所谓的主流相声演员在舞台上的节目,虽然一直高喊着要创新,但最终呈现出来的,依旧还是过时的老梗和“冷饭”。
比如今年的相声大会上,站居C位的相声大师姜昆,和老搭档戴志诚所表演的《合家欢》,虽然现场效果不错,但也不是两位老师的原创新作品,而是几年前姜昆的徒弟孙晨编撰的。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检验一个相声作品水平的好坏,就是看它是否可乐。
虽然这样说确实太俗了一点,但如果你连逗乐观众都做不到,包袱一个都响不了,又怎么能算是真正好的作品呢?
个人觉得,不管是不是主流相声,都没什么好争吵的。
二者都属于相声这一艺术门类,做的也都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事情,虽然各自的理念不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中国相声的发展。
这本来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主流相声继续坚守传统,非主流的相声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创新,一起让相声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与时俱进,观众们也能从多角度去深刻了解相声,有什么不好呢?
而且,说实话,这些年如果没有郭德纲和德云社,又有多少人还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