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相声界“济南对垒”,这种华山论剑般的巅峰对决,再难重现了前两天,因为张云雷的火爆,《新京报》发文同批;可能也是因为张云雷或者是《相声有新人》的火爆,曲艺协会开会,曲协主席谈论“相声反三俗”问题,疑似剑指德云社。一来二去,相声界的庙堂与江湖之争甚嚣尘上。笔者与朋友谈论此事,也是不胜唏嘘,相声的主流和非主流貌似总是在斗来斗去。记得早年间,郭德纲说过一句“有能耐台上见,没能耐中宣部见”,这话或许有些糙,但前半部分还真的很有道理。毕竟大家都是同行,比斗的方式最直接也最公平的方式,就是台上见,就好像两个剑客狭路相逢,论高低分上下的方法很简单,比一场就行了。所以,武侠小说中才会有“华山论剑”,才会有各种武林大会擂台比武,每当看到此处,都热血沸腾。其实,在相声界,也发生过异常类似“华山论剑”一般的巅峰对决。这是相声行业内部唯一一次的擂台比斗,发生地点就在山东济南,被相声界称为“济南对垒”。此次擂台,双方阵容之强大空前绝后,几乎每一个都是名噪一时的相声名家,可谓巅峰对决。这次的对垒,虽然起因是两个人,但并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比斗。先说说济南这边的东道主,济南晨光茶社。熟悉济南的人,或者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但凡上了点年纪的,估计都知道这个晨光茶社。哪怕不知道这里是干什么的,至少或者应该看到过它。它位于济南大观园,是济南第一家专门说相声的园子,它的创办人是李寿增和他的徒弟孙少林。李寿增是个很传奇的人物,学相声之前是个火车司机,这个职业可了不得。要知道,李寿增生活的年代那可是在旧社会,那个时候全国也没有几辆火车,科技也不发达,所以货车司机那可是特别好的职业,吃香喝辣肥的流油。吃喝不愁的李寿增觉得开火车不是他想干的事,因为他喜欢听相声,所以发现自己也想干这行,于是他干脆辞了工作,找张寿臣拜师去了。张寿臣跟李寿增私交很好,于是就收他当代拉师弟,李寿增变成了焦德海的徒弟。因为他之前开火车的,所以李寿增有个绰号叫“李大车”。李大车收了个徒弟,叫孙少林,这个名字还是马三立给起的,在这之前孙少林尽管跟着李寿增学艺和表演,但没有大号,只有绰号叫大来子。年,李寿增和孙少林受邀来济南演出,演出之后两人发现,济南的市场非常好,于是干脆在年,两人就带着门人弟子,在济南开设了晨光茶社,专门说相声,算是正式在济南扎根了。掌柜就是孙少林,李寿增则是辅佐自己大徒弟。晨光茶社开业第一天第一个节目的表演者,就是有小神童之称的李伯祥,当时的李先生只有六岁,跟他父亲李洁尘登台表演了一段《六口人》,场面非常火爆。自此之后,晨光茶社就在济南站稳脚跟。幼年李伯祥和父亲李洁尘再来说说对垒另一方:单口大王刘宝瑞如果说一个对相声不是太熟悉的观众,那么李寿增和孙少林可能不是那么熟悉,但这个对垒的另一方刘宝瑞,估计但凡喜欢相声的,就没有不知道的吧。当时的刘先生,在全国走穴演出,有点类似现在的全国巡演,也只有刘先生这样的在相声领域有绝活的大拿,才敢全国巡演。当时的济南相声市场,已经被李寿增和孙少林师徒俩经营的非常不错了,刘先生全国巡演,来到济南,自然得去自己师叔和师弟开办的园子里看看吧。不成想,对于相声,刘先生与李、孙师徒有一些不同的见解,从而产生了冲突。具体是什么,笔者无从得知,但可以大胆猜一个方向。刘先生主要说单口相声,全国走穴演出,所以观众的流动性非常大,这就决定了相声内容和收钱的方式,与固定在某一个地方以茶社的方式说相声的团体不同,无论对于圆粘还是杵门子,使用的技巧,甚至对于相声艺术的看法和理解,都有出入。结果,刘先生与孙少林就发生了冲突,两人年轻气盛,互相不服气的争吵起来。开个脑洞,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况,没准是这样的:孙少林说,我再不行,我还在济南开了个专门说相声的茶社立住棍儿呢,我起码不用全国到处跑。刘先生听完这个气,心说你能开,我就能开!……好吧,这都是笔者脑补,猜测而已,不是真的。但有件事是真的,那就是刘先生与孙先生吵完之后,从晨光茶社出来,碰到自己的一个粉丝,俩人一聊,粉丝当即拿出巨资捧角儿,愿意帮刘宝瑞开相声茶社。于是,刘宝瑞和粉丝两人,就在晨光茶社对面的一个吕剧团开办了“共乐”茶社,就是为了跟晨光茶社对着干的。双方遍发英雄帖,华山论剑正式开始尽管刘宝瑞是单口大王,既有观众更有能耐,但无奈晨光茶社在济南经营了很久,已经有观众基础了。所以刘先生为了打赢晨光,亲身奔赴各地,广邀同行助拳。去北京,请来了王文林的父亲王长友和黄鹤来,天津请来张寿臣、于世德、张立森和阎笑儒,从晨光挖来高桂清,刘桂田,袁佩楼,李洁尘和在济南本地演出,但没加入晨光的来少如。这样的阵容,在当时那可是全明星阵容,所有演员都是当时的一流水平。不得不说,看到这些阵容,一方面感叹刘先生的好人缘,能请到这么多前辈同行助拳,另一方面也感叹,孙少林这是什么情况,这么多晨光茶社的人被挖走。共乐这边磨刀霍霍,晨光也不能闲着的。本来李寿增是想讲和的,可是孙少林年轻气盛,硬是要分个高下,见刘宝瑞找人了,他也四处请人,去北京找来白全福、罗荣寿、郭全宝,刘广文、孙兴海、郭宝山等,再加上本来就在的王世臣,连笑昆,高笑林,冯立章等,如此阵容,不输共乐。尤其是红遍北京的“白罗锅”组合那不是一般的厉害。还有个小道消息是郭荣启也去了,只是因为面子,没好意思上台。就这样,共乐和晨光两边,一共二十多位相声名家就这样在大观园展开擂台赛。为了把对面比下去,两边的相声名家一个个拿出看家本事,一个个的包袱,一个个的雷子,层出不穷,这边使个新段子,那边使个经典活,不用去看,光想想就知道当时的火爆。两边打的热闹,济南观众算是有福了,一下子集中这么多相声名家打擂台,用的都是看家本事,这种场面,有史以来也就这么一次,再也没有第二次了。最初的擂台,共乐因为请了高手助拳,呈压倒性的优势。随着孙少林请来的白罗锅等援军感到,晨光扳回局面逐渐占据优势了。一方面晨光毕竟在济南经营多日,有粉丝基础,另一方面,张寿臣虽然比李寿增强,但毕竟是亲师兄弟,又是代师收徒,碍于师兄弟和个人感情,张寿臣未必使全力砸师弟的场子。而两个关键人物孙少林和刘宝瑞比起来,刘先生尽管是单口大王,但对口方面比孙少林却稍逊一点,孙少林毕竟是主场,所以慢慢的,局势开始往晨光这边倒了。华山论剑偃旗息鼓,对垒双方握手言和随着冬季来临,天气开始转冷。前文提到的给刘宝瑞投资办茶社的那个粉丝,有个不好的毛病,就会抽大烟,多少钱也不够抽的,所以没钱给共乐茶社置办取暖设备。如此一来,哪还有观众肯挨着冷去听相声啊。再加上两边的很多对垒的名家,本身都是亲师兄弟和同行,也没必要真的拼个头破血流。阎笑儒、王长友等先后告辞,随后很多共乐这边来助拳的相声名家都告辞了,作为刘宝瑞的师父和李寿增的师兄,张寿臣左右斡旋,终于达成两边和解,共乐茶社关闭,原先去到共乐的晨光的人还是回晨光,刘先生邀请助拳的人,也都回到各自地方。这次相声界的华山论剑,以“非相声本身的原因”宣告结束,看似共乐输了,其实主要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孙少林和刘宝瑞两人和好如初,感情甚至变得更好了。文革之后,刘宝瑞先生去世,追悼会当天,孙先生因为各种原因,未能亲身赶赴,在家中思念落泪,非常悲伤,以致突发疾病,不久也过世了。对垒结束后的刘宝瑞和郭荣起回到北京,加盟了启明茶社。晨光茶社搬来的救兵白罗锅也回到启明茶社,回去之后白罗锅散伙,白全福和常宝霆正式结为搭档。自此一战,济南一战成名,成为著名的“曲山艺海”,奠定了相声界南晨北启的局面。那句“北京学艺,天津练活,济南踢门槛”的说法,就是自此而生,济南成为了与天津和北京并驾齐驱的曲艺重镇。之后的晨光茶社,有过起起伏伏,到如今虽再次重开,但济南的相声环境却大不如前,令人也有些唏嘘。当然,像文中说的这种相声界的大对垒,犹如华山论剑般的巅峰PK,也是因为在当时特殊的情况下,特殊的环境下才能出现的。放在当今社会,很难再有这样的场面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