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相声 >> 相声发展 >> 正文 >> 正文

22年后,再看冯巩和牛群的各自境遇,他们

来源:相声 时间:2023/7/16

年的除夕夜,冯巩再一次登上了春晚舞台,为全国亿万观众带来欢笑。

让人值得注意的是,冯巩身边的搭档已不是刘伟,取而代之的是牛群。

这次表演之后,默契的二人展开了长达10年的合作。

在这合作的10年里,他们年年登上春晚,大大小小的晚会也上了不少,他们二人的节目也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

然而,就在他们这对组合人气最旺的时候,牛群却选择离开了冯巩,走上了仕途之路。

如今,距他们二人分开已经过去了22年,再看看现在的差距,真是一目了然。

共和国成立的那年,在天津某条胡同的杂院里,老牛家迎来了家中第6个孩子,并给他取名为牛群。

牛群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被父母和几个哥姐宠上了天,每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因为从小没有吃过苦,所以牛群养成了随性且率真的性格。

只要他看上的东西,他都会勇敢地尝试,而对于产生的后果,他丝毫不顾虑。

天津人生来就带着一种幽默感,就连日常打招呼和吵架都像在台上说相声。

在这种特殊环境的包围下,牛群打小就对曲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习的闲暇之余,牛群就会去听相声和快板书,听得多了也能说上两句。

年,上山下乡运动正在火热开展,牛群高中毕业不久后,插队到了河北省的一个村子里。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农村里的文化生活非常匮乏,所以在闲暇时,牛群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在村里闲逛。

这天,牛群干完活,闲逛到了村口,看见一位老人正在打快板。

牛群从小就对快板感兴趣,所以被这位老人深深地吸引住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牛群只要有时间就会来听这位老人打快板。

一来二去,牛群知道了这位老人姓鞠,唱了一辈子快板书,并且有了向他拜师学艺的想法。

“老先生,我非常喜欢快板书,您有没有兴趣收学生?”

就这样,牛群跟这位老人学了一段时间快板书,而且有了从艺为生的想法。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久之后,牛群被调往了北京军区,成为了一名通讯兵。

牛群初到军营时,对那位教他快板的老先生念念不忘,也对自己的从艺之路感到渺茫。

但命运总让人捉摸不透,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让牛群彻底走上了艺术之路。

团里为欢迎新兵准备了一场文艺会演,表现好的战士还能得奖。

牛群在听到这则消息后,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学了那么长时间的快板终于有了展示的地方。

在舞台上,牛群的表演引得观众一次又一次鼓掌,也让团里的领导对他产生了兴趣。

团里的领导觉得牛群是个人才,如果好好培养今后会有大成就,所以把他调进了文工团学习。

牛群在接到调动的通知时非常喜悦,但是进了文工团之后,他马上就被泼了盆凉水。

因为像他这样会打快板的人,在文工团遍地都是,而且许多人都受过专业训练。

当时牛群入团时,领导当着大家的面还狠狠地夸了他一番,这更让他骑虎难下。

后来团里组织了一场演出,牛群被安排第一个上场表演,受到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但不知怎么回事,表演经验丰富的牛群竟然怯场了,他后背直冒冷汗,半天讲不出话来。

看到被领导夸出花的牛群出了丑,观众席里有人开始喝倒彩:“就这样还说相声?下去吧你!”

就这样,牛群在观众的阵阵嘲讽声中下了台,回到宿舍后躺在床上失声痛哭。

在那段时间里,牛群十分地伤心,也一度想要放弃艺术道路,但不久之后他又振作起来。

牛群认识到他自己虽然有表演天赋,也有过登台经验,但基本功严重不足。

为了能够弥补基本功,每天早晨天不亮,牛群就会独自跑到外边练绕口令,背诵贯口。

练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如果没有名师的指导,自己只是瞎练,收效甚微。

为了能够得到专业老师的教学,牛群四处打听,最后找到了大师刘学智。

刘学智觉得牛群态度诚恳,十分好学,于是便收他为徒,将自己的真才实学传授给牛群。

跟了专业老师之后,牛群的进步速度非常快,称得上是天赋异禀。

在那段时间里,牛群一有时间就去刘学智家里,因此也和刘学智的女儿刘肃熟络了起来。

不久之后,牛群和刘肃从无话不谈的朋友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情侣,而刘学智也同意了这段恋情。

后来,刘学智认为他自己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教给牛群了,于是便把牛群引荐给了相声大师常宝华。

在相声界中,师徒的辈分,学艺的门派都十分重要,牛群拜师常宝华,这表示他真正地进了相声这个圈子,对他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

牛群自从跟了常宝华之后,学习非常的努力,基本功变得十分扎实,后来参加比赛还拿了奖。

刘学智对于牛群的上进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是便放心地把女儿托付给了他。

那时的牛群可谓是爱情事业双丰收,之后登上春晚更是将他的事业推到了顶峰。

在相声演员中,牛群的创作能力是数一数二的。

年,牛群带着自己的作品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他和搭档李立山瞬间爆红,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同年,牛群参演了电视剧《那五》,在剧组他遇见了令他一生难忘的搭档,冯巩。

因为同为相声演员,二人总有说不完的话,这也加深了二人对彼此的了解。

时间一长,二人便有了在一起说相声的想法,而且冯巩的搭档刘伟已经决定经商,正好空出来一个位置。

就这样,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在一起说相声。

在他们合作的第一年,牛群凭借着惊人的创作能力写出了八段相声,而且每一段都是高质量的作品

年,牛群和冯巩在春晚上首次合作,他们二人幽默且极具默契的表演逗得观众哈哈大笑,掌声不断。

在此后的10年里,他们每年都会登上春晚的舞台,给观众奉献精彩的作品,这些作品让观众记忆深刻,至今都无法忘记。

除了上春晚,他们二人综艺节目,大小晚会都上了个遍,可谓是名利双收。

但是如此频繁地演出榨干了牛群的创作能力,让他萌生了寻找新方向的想法。

就这样,牛群不顾冯巩的劝阻,踏上了经商的道路,

在走之前,牛群说他只是想接触一下社会,找找灵感,失败了就继续说相声。

现实是残酷的,说了十几年相声的牛群哪会做生意,不久之后就赔了个精光。

患难见真情,冯巩在这时接纳了牛群,又开始和他搭档说相声。

但是不久之后,牛群的内心又开始躁动,对摄影感兴趣的他买了专业的照相机。

后来他拿着相机到处拍照片,甚至举办了个人摄影展,但是基本没有什么热度。

但是这次失败并没有让牛群停止自己的折腾,反而让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牛群在与冯巩说了一段时间相声之后,对足球产生了兴趣,于是折腾出来一支明星足球队,但还是失败了。

不久后,牛群又离开了冯巩,扭头干起了一间杂志社,许多明星为其助阵,但杂志社最终还是失败了。

这两次失败让牛群欠了一大堆外债,就在这时,老搭档冯巩还是接纳了他。

之后两人又合作了许多作品,牛群的经济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年过后,牛群还是离开了冯巩。

这一次,他没有经商,没有摄影,而是当上了县长。

在牛群最火的那段时间里,许多企业找到了牛群做代言,其中有一家是蒙城县的牛肉企业。

就这样,牛群成了这家企业的代言人,而这家企业的销售量也因为牛群的代言开始猛增。

不久之后,蒙城的领导注意到了牛群身上的名人效应,于是便有了想让牛群当名誉县长的想法。

在接到蒙城县领导的邀请后,牛群二话没说,直接答应下来。

牛群作为全国的著名演员,他带来的流量是巨大的,在他当县长期间,蒙城县总共获得了2亿元的投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此期间,牛群带头修缮了县里的基础设施,改善了民生,他也因此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

两年之后,牛群的任期已满,随时可以离开蒙城县。

但他没有选择离开,反而继续留下来为当地百姓谋福祉,而就是这个决定将他引入了万丈深渊。

在任职期间,牛群发现县里的学校十分破旧,于是有了翻盖学校的想法。

为了能够凑到盖学校的钱,他开始募捐,后来还以学校的名义承包了一家水厂。

之后,他用筹来的钱买了一块地皮,作为学校的新址。

筹建学校是好事,但他却因此招来了骂声,许多人说他盖学校是假,为自己谋利是真。

于是,牛群为了自证清白,把所有的资产捐给了慈善组织,但这让他直接倾家荡产。

此时,刘肃受够了牛群的折腾,便和他离了婚。

多年之后,政府的调查证明了牛群的清白,但这样的清白来得似乎有些晚。

之后,牛群为了能东山再起,不断地参加综艺,但反响平平,他的热度也是一降再降。

反观牛群曾经的搭档冯巩,上春晚,演电影,上综艺,忙得不亦乐乎

而且冯巩也培养了许多徒弟,这些徒弟如今成为了中国喜剧界的中流砥柱。

在那个喜剧肆意生长的时代,牛群携手冯巩,他们凭借着默契的配合与优秀的作品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而就在他们组合大火的时候,二人决定分开,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

冯巩选择继续坚守在喜剧的这方田地里,而牛群选择为自己的人生寻找多样的可能。

22年过去了,冯巩作为喜剧大师已功成身退,而牛群却妻离子散,仍旧为生计打拼,他们如此大的差距让人感到唏嘘。

对于二人的选择,我们无法给出评判,人生苦短,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过完这一生,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