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相声 >> 相声发展 >> 正文 >> 正文

相声界家门和谐的典范,冯巩将其无保留传承

来源:相声 时间:2023/4/13

相声界的师徒关系经历了几次转变和更迭,最开始的师徒关系,就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师徒制度是从京剧等姊妹艺术中借鉴过来的,秉承的就是“打死勿论!”

诚然不能一棒子打翻一船人,但压榨徒弟、打骂徒弟的师父绝对占了多数,以至于滋生了诸多的师徒矛盾。相声界也一样,在某些时候,徒弟就等同于保姆。

就像是郭荣启早年间在马家学艺,没少挨马桂元等人的打骂,这也成为了其与马家产生隔阂的一个原因,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在进入新社会之后,相声界的师徒关系被看作是糟粕,随着时代变迁进行了一些改变,比如侯宝林等人在收徒的时候,就写明了目标是:为人民带来欢乐,为新社会服务!

这就与之前的拜师海底有了莫大区别,也是随着社会地位的转变而发生的转变。这一时期师徒的建立主要是依靠文工团、艺术学习班等形式,压榨这一层就逐渐的淡化。

之后的一段时间,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声拜师也成为见不得光的事情,也正因此才出现了一大批师承的旧案,比如侯宝林被清门的徒弟,比如杨志刚和郭德纲等。

近来冯巩的短视频在网络上极其火爆,而与其一同出镜的,多是徒弟曹随风,称其是徒弟不严谨,最开始的关系只是是师生,对外冯巩也说这是自己的学生。

早在年开始,冯巩就与中央戏剧学院合作,成立了“相声大专班”,这是培养相声人才的教育机构,也是将相声人才培养与学位挂钩的开始。

师生转变成为师徒,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但其背后却是历经岁月磨折才能拥有的结果。好在,冯巩成功的成为了一位好师父:

冯巩的徒弟曹随风就曾在直播时,表达对师父的感激之情:“我很幸运,能遇到冯巩这样的好师父,同时我也很感激,在疫情期间,我们都没有工作,师父还能想到我,让我跟他一起拍短视频。”

说完之后,曹随风又继续说道:“不仅是我师父,我的师姐贾玲,前些天还打电话给我,说有需要尽管找她。”贾玲算是冯巩最早期的一批学生,受尽了冯巩的恩惠。

就像是在拍摄《你好李焕英》时,贾玲邀请冯巩出演一个角色,并且会支付片酬。听闻此时后,冯巩义务出演,分文不取。

这都是冯巩教得好、带得好,给徒弟们做好了表率,才能建立这样一种如此和谐稳定的师徒关系,而这也是一种传承,一种师徒的传承。

要说相声界师徒关系最和睦的典范,马季和他的马家军绝对可以占据魁首。马季对自己的学生给予了很多的帮助与期望,徒弟们也都非常感恩。

以至于在马季先生过十多年后,每每回忆起与师傅相遇相知的时光,徒弟们都会感慨落泪,这是在其他大多数师徒门中不曾见过的场面。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马季收徒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作为歌颂型相声的开山人和代表人物,马季也建立了一套新颖的收徒拜师方式。

从遇见伊始,马季就将师徒定义为师生,再生前一直要求儿子马东,称呼姜昆、冯巩等为叔叔,而不是哥哥。或许是因为早年间学艺的经历影响,才促使马季观念的转化。

直到马季去世后,全体徒弟要求,马东称呼他们哥哥,而不是以前称呼的叔叔。艺高德更高,既是马季对徒弟们的期望,也是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

和谐的师徒关系是建立在和谐的人性基础上的,也是在和谐的人性基础之上而发展的。马季能和徒弟们关系和睦的重要原因,就是能够摆正自己与徒弟的态度。

两者之间是合作的关系,没有人身依附的关系,是相互成就的关系,没有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师父不将徒弟作为盈利的工具,才会换来徒弟的尊敬和爱戴。

冯巩也是如此,马家军的徒弟们也大多如此,与其他师徒矛盾迭出的现实不同,马家军很少爆出师徒反目的事情,也没有听闻因为利益闹掰的问题。

师徒的关系是师生的关系,不要将其内化成父子的关系。关系要保持,但是也不要过于亲近,马季从未建立所谓儿徒的理念,也就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就如同郭德纲一般,称呼何云伟、曹云金为儿徒,给予了所有的深情与厚望,受到的伤害也很深刻。或许有时候,师徒的关系不能太近,也不要太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