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成语叫书香门第,也即是说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跟这个人的家庭教育及背景息息相关。
譬如林徽因,他的父亲林孝恂在光绪年间就考中了进士。譬如徐志摩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诗人,也跟他的父亲徐申如息息相关。徐申如是明末清初的实业家,是当时远近闻名的硖石首富。
而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一个相声演员的事迹,他叫冯巩。他的家族影响力在冯巩的成就上也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那么我们就一一说起吧。
01戎马生涯冯国璋
若说起冯国璋,恐怕我们多少有点耳熟,他曾是北洋三杰之一,还在年当过代理大总统。
冯国璋家以前是大户人家,但传至冯国璋父亲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科举屡考不中,以至于精神失常。在连番的打击之下,冯家逐渐家道中落。
冯国璋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因家道中落,后来冯国璋不得不在亲戚的接济下继续求学。然而,不到两年,这样的接济便难以再继续维持,故此,冯国璋不得不放弃学业。
24岁那年,冯国璋一事无成,成人时连一份差事也找不到。
迫不得已,在亲族的介绍之下,冯国璋开始从戎,在军中谋得了一份写信记账的职位。冯国璋为人随和亲切,很快就与将士融为一片,也深得将士们的信任。
晚清时期,在洋务运动的浪潮之下,李鸿章于年创办的天津武备学堂得到晚清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此时的冯国璋也进入了此武备学堂,属步兵学科。
在武备学堂期间,冯国璋曾回家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秀才,总算完成了冯家科举及第的梦想。
之后,冯国璋在校继续求学,最终顺利完成所有考核,并得到德国教官的赏识。毕业后,冯国璋上了前线,并被推举到日本考察军事。
在日本的时候,他认识了更多的军界人才,也读了更多的近代军事作品,这些书使他的军事能力大大增加。
说起冯国璋,我们就不得不提袁世凯。
当时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后,李鸿章向慈禧太后推荐袁世凯,并把步兵的部分兵权给了袁世凯。
袁世凯上任后大刀阔斧地筹备小站练兵,当时聚集在他麾下的有张勋,段祺瑞,曹锟等人,冯国璋自然也得到了袁世凯赏识。
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袁世凯北洋军的主力。当武昌起义爆发后,南方的革命军与北方的北洋军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如果袁世凯用下面的这些部下挥师南下,南方不是没有被平叛的可能。
可见冯国璋在历史上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
可惜后来袁世凯想做皇帝,这让冯国璋气愤,故而便与袁世凯分道扬镳。其后为了维护民族大义,他参与孙中山的护国运动,坚决反对帝制。
不仅如此,他还联合其它同僚,逼迫袁世凯退位,袁世凯在忧郁中愤然离世。
冯国璋临死前,将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写入了《冯氏家谱》,并嘱咐家人为国家大事不予余力。
02实业家冯家遇
冯国璋一共有五个儿子,其中冯家遇是冯国璋的第三个儿子。他继承了父亲的爱国情怀与眼界,曾到德国攻读化学冶金专业,回国后就干起了实业,做起了兵工厂。
战争年间,有人瞅上了冯家遇的财产,多次要求他出山为官。冯家遇为此装病,借此推脱。
虽然冯家遇是大企业家,但是冯家家风甚严。家风有三条训令,其一,是不允许家人在租界置办房产。其二,不允许出国娶外国女人。第三,不许佩戴洋人的钻石戒指。
这些家风虽然在现在看来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却也看出冯氏一门满门的爱国情怀。为了国家的建设,冯家更是将多年积攒的财产捐出,其爱国之心,实在值得后人敬佩。
冯国璋与冯家遇皆如此,其子孙自然前仆后继。
03相声演员冯巩
说完了冯家遇,我们开始说他的第三个儿子冯海岗。冯海岗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教育系,其后他进入房管局工作,之后投入到了中国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家族文化的底蕴使得这个家族的家族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的子孙后代,深深融入他们的血液之中。
冯家深信不管什么行业,只要干得好,都能荣耀自己的国家。在这样的观念之下,冯海岗的小儿子冯巩成为了海内外知名的相声大师。
冯巩从小对艺术就很感兴趣,而其父冯海岗也未扼杀小儿子的兴趣,反而不断为自己的孩子创造接触艺术的条件,让相声大师马季成为了他的师傅。
冯巩也十分感激父亲,得到马季的指点后,冯巩的艺术生涯得到极大的发展。在他16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创作出自己的剧本,已经能登台表演,并由此开始了他的相声演艺生涯。
在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29岁的冯巩登上舞台,他精彩绝伦的表演赢得了舞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从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截止年,冯巩一共有34部作品登上了春晚,为人们带来了欢笑声。与此同时,他也获得了无数的奖项。
然而,盛名之下的冯巩依然保持着谦逊的姿态,他事业成功之后依然孜孜不倦求学。最终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继续攻读文学专业,并以优秀的成绩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一个人要想学坏极其容易,要想学好却极其困难。人有了名誉地位之后,往往会传出很多负面的新闻或性的绯闻。可是,冯巩的人品却经得起媒体和观众的检验。
他从不张扬自己的公益事业,结婚多年也从未传出与别的女人的绯闻。
这或许就是冯家家风的影响力吧。
冯巩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冯开诚,这是继承了家风的仁义礼智信的传统,希冀儿子以一片至诚报效国家。
冯开诚也没有令家族失望,他在IT行业小有成就,也在为中国的发展奋斗着。
04结语
现代人特别注重教育,每个家庭在子女身上的投入占据了家庭开支的重大部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鲜以浓厚的家风底蕴教导子女的。
苏州园林的主人王献臣花了毕生心血造就园林,却没有用家训教导自己儿子,以至于他死后不多久,儿子豪赌,一夜之间将园林输给别人。
或许,从冯氏家族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教育的境界。那就是以家风正风气,不拘一格降人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