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相声 >> 相声市场 >> 正文 >> 正文

走进相声茶社把所有烦恼留在门外跨年夜包饺

来源:相声 时间:2025/3/9

夜幕降临,中街头条胡同深处芝兰台旁,齐乐相声茶社向外敞开的门前,电视机里循环播放着茶社近期的相声片段。一块写着“把所有烦恼都留在门外”的红色绒质地垫,被来来往往的观众踏破了边儿。

每天的这个时候,一身休闲装扮的王乐天已统计好当天的票房,整理齐各平台的意见,又与晚上演出的青年相声演员对了对本子,忙完这一切后,他坐回到吧台里,恭候前来听相声的市民、游客。除了封箱的那几天,这样的情景,全年都在重复上演。

老街里的相声茶社

王乐天是齐乐茶社的老板,他生于年,入行近10年,因名字里带个“乐”字,又与茶社同名,因而被称为“乐老板”。19时开场、5个节目、演出时长持续两个半小时左右,这是打从有相声茶社这种表演形式以来,业界传承下来的传统。在齐乐茶社,身穿长褂的青年相声演员会在演出开始前的15分钟登台,以单口相声的形式与早到的观众聊热点、唠家常,这样的互动在相声表演中有个学名,叫“板凳头”。聊天看似随意,却有技巧,演员能大概了解观众的喜好,并以此对节目进行调整。以青年人为主要客群的观众也不怯场,积极热络地回应演员的提问,在一来一回中,让演出现场的气氛变得活跃。

王乐天(左)与圣朗

一次,一家三代七口人从山东来沈旅游,家庭团中年岁最大的奶奶在互动中笑得合不拢嘴。热场的演员定睛一瞧:嚯,这奶奶没戴假牙,牙床子露在了外面,细小的生活片段在不知不觉中被温柔地融进了段子里,带来了更长久的欢笑。

除了拉近感情的“板凳头”,“齐乐”还有口碑炸裂的二次互动。在正式演出结束后,王乐天会带着当天演出的演员“返场”,不说相声,完全根据观众的喜好随机安排唱歌、跳舞,甚至还有二人转的选段。

没有理由,就是喜欢

阜新女孩小陈是相声迷,几年来她听遍了省内大大小小的相声茶社,偏偏对“齐乐”情有独钟,“有的茶社,节目与节目之间没有连接,演员各演各的,好听的还行,遇到不太有趣的,会枯燥。‘齐乐’不一样,每场演出前后的节目都能呼应上,有的段子、有趣的梗还会抛来抛去、贯穿始末,观众也会跟着演员一起回味,听起来过瘾。”

粉丝为演员创作漫画肖像

“后面的演员听前面的节目,不是硬性要求,主要还是大家发自心底的热爱。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现在‘齐乐’一共有17位固定的青年相声演员,在业界里这样的阵容不算小。演员们的平均年龄不到40岁,最小的是位00后。”在王乐天看来,这17位有着高学历的青年演员,似乎是命中注定聚到一起的,“大家每天跟我说的最多的话是‘能上台演出就行’,很多演员家住得非常远或者还有本职工作,可每周安排到他们场次,大家从不缺席。”

“我老家是山东的,三代务农,小时候在有大背头的14寸电视里看到相声表演,喜欢的不得了,老一辈相声演员的表演总是百看不厌。”考大学那年,王乐天来到沈阳,在辽宁大学学表演,曲艺、舞蹈他都会。毕业后他没犹豫,毅然决定拜师当学徒。“我们那届很多人毕业后去了上海迪士尼工作,一个月赚1万多不成问题。”在相声茶社学徒的那几年,王乐天一边学相声,一边干着打杂、跑堂、卖票、主持、打扫卫生等工作,却乐此不疲,“没有理由,就是喜欢。”

台上台下,欢乐一片

“齐乐”自开业以来,热爱相声舞台的人与喜欢听相声的人早已处成了朋友、家人。年的跨年夜,观众自发给“齐乐”的演员们送来新年第一餐,王乐天还组织大家一起包了跨年饺子。农历龙年春节期间,伴随着沈阳文旅市场的火爆,能容纳百名观众的“齐乐”几乎场场爆满,绝大多数都是外地游客,“很多本地观众主动在粉丝群里发声,把假期听相声的机会让给游客。”即便这样,每天还是有大批观众“被劝退”,“实在是没地方坐了,没买到票的观众跟我们说,‘有个凳子就行,在后面搭边坐。’后来连凳子都发没了,我们只能劝退。”

观众感受沈阳相声魅力

节日里,“齐乐”从以往的每周9场增加至每周16场,可依然供不应求。演出时,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的笑声让王乐天几度泪目,“相声茶社在沈阳刚起步时,每天能不能演出得看当天的票房,有时临开场了也没卖出去几张票,演出只能取消。”王乐天说,好在,那段日子都过去了。

“脆生”的沈阳相声,乐就得乐透

老话说三分逗、七分捧,节目中的“包袱”能不能抖落开,好的捧哏演员至关重要。在东北80后年龄段的相声演员群体中,有着沈阳民营相声“第一人”之称的圣朗擅捧哏。年5月,借钱成立“齐乐”时,王乐天就打定主意,“必须把圣先生拉进‘齐乐’,让他做艺术总监。”王乐天“三顾茅庐”,最终用真诚打动了圣朗。于是,从年起,每场演出的压轴节目,就有了王乐天与圣朗的硬核搭档。

“沈阳相声讲究风格要‘帅’、台风要‘爆’,这也和东北人的性格有关,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有‘大开大合’的气势。节目脆,就得乐透。”为了宣传、推广沈阳相声,今年,王乐天计划带团队开展国内巡演。月底,他们将赴南方首演。

月中旬的一个周末场,王乐天在谢幕时,台下一位学生模样的女观众突然涕泪横流。女孩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带着哭腔说着自己的故事——她从初中起开始听还是学员的王乐天说相声,年她考上了东北大学,她还记得多年前,王乐天在舞台上对她说:“学习要加油!”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关彤

编辑李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