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俗与反三俗似乎一直是尘嚣日上的话题,每当曲协大会,大都会强调这种说法,却引来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业内成员高呼支持,广大听众叫苦连天。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巨大差异,或许这与几十年曲艺的颓势相关,曲艺的发展限制太多的条条框框,也就丢失了发展活力。
但最重要的是,每当三俗一词出现,大众都会与姜昆与郭德纲联系起来,一时间,郭德纲成了三俗的捍卫者,姜昆成为了反三俗的卫道士。这种想法必然是错误的。
说到底,反三俗并没有错误,“低俗、庸俗、媚俗”的曲艺形式必然会被时代和历史所抛弃,演员为了满足一些人的猎奇心理,迎合观众偏于低俗的口味,这本就是一件客观存在的事情。
当然,并不是说不正确,也不是说该全面取缔,这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而产生的,自然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逐渐消亡。也许,这个过程会很漫长!
流于世俗与尘埃的风尘仆仆,终究敌不过吹散黄叶的秋风;要探求寻求真理的脉络,历史会给我们最公正的答案。
相声改进小组
年,相声改进小组成立。此后,由相关部门牵头、专业作家协助、相声演员创作表演的专业团体正式建成,它的出现不仅是相声自身的一次变革,也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自我更新和迭变。
侯宝林有着准确的政治嗅觉,前卫的走到了打破旧相声,发展新相声的道路上来。正是在侯宝林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努力之下,相声从街头巷弄的玩意变成大雅之堂的艺术。
这些年不乏对侯宝林的指责,所谓相声改进是带着相声走进绝路完全是无稽之谈,要不是侯宝林的努力,相声早就消亡了!
相声从曲艺的最末流,成长为曲艺界的领头者,侯宝林大师有不可磨灭的功勋,前无古人,只怕后面也没什么来者。
相声界自行净化的历史,却比侯宝林领头的相声净化小组更早。从相声产生伊始,朱绍文可是地地道道的穷酸文人,自然不会说些太过于低俗的艳丽段子。
其后,李德钖、张杰尧、张寿臣等人也自行做出改变。繁星闪烁,他们主动地进行自我革命,率先不使脏活、臭活。这是相声界的好现象,能留在观众口中的才是最经典的,能被观众记在心里的才是最骄傲的,这里面没有粗鄙的艺人。
相声的发展大势
从社会动荡转为繁荣稳定开始,相声势必要走上一条路,那就是符合社会教化和上层建筑的宣扬之路。这是必然的趋势,只不过有的曲艺走得好,成为国粹;有的曲艺走偏了,渐渐消失。
学界公认的两个思想最活跃的时代,一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另一就是上世纪前几十年。政策不高压,自然也就出现了思维的活跃,也就有了互补互利的各种思想。
但将其放到曲艺之上,用粗鄙形容也不为过,没有统一的约束力,脏活臭活、叫春牟利之类的表演层出不穷。
那时很多学校都明令,禁止学生去听相声,这也就为前文提到的相声改进奠定了很好的社会优势。一是乘着时代发展的东风,二是仰仗中产大众的支持。如一阵春风,改进的相声随着进入千家万户。
相声改进不是一味地摈弃和抹杀,而是有选择的挑剔和升华,反三俗也是如此。里面分为三类:一类是已有的相声段子,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去除其中的脏活臭活,适时的演出检验效果;
第二类是新段子,这是文艺工作者的主战线,侯宝林的作品《关公战秦琼》、《戏剧与方言》等就在这一时期发光发热;
第三类是作家、编剧等“外人”写就的作品,像是作家老舍就是改进小组的导师,文采虽高,距离有点差距,也需要相声演员进行适当的修改。只不过,最精彩的还是姜昆与梁左,这个后文再说。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套装共5卷)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8购买也正是老艺人的努力,才促成了相声的成长;正是相声演员的自我净化,才有了较高的荣誉与地位;正是改进后的相声作品,才架构起《中国传统相声大全》一书的框架与骨骼。
其中记载约段相声作品,成为希冀进入相声行业的必备教材。传统相声得以挖掘,但并没有展现充分的效用,经常表演的传统段子也不过几十段,新相声更是了了。因此这本相声界的百科全书,其作用更加明晰和显露。
侯宝林之后,是以马季为代表的歌颂型相声。传统相声的存在,成为了相声创作的根源,促进了新相声的发展与繁荣。
许多人曲解了歌颂和歌颂型相声的差别,将歌颂型相声理解为一味地吹捧,颇有井底之蛙的味道。歌颂型相声不等同于完全歌颂,相声讽刺的生命也不在于完全讽刺。
《登山英雄赞》、《友谊颂》等一大批作品适应了当时宣讲的需要;与此同时,也有《宇宙牌香烟》、《百吹图》、《北京之最》(因力度太大,被禁播)等一批针砭时弊的作品。
当然,除去与老师们在一起及和于世猷搭档的几年间,马季很少说传统段子。马季是高产的,一生为了相声而奋斗,但这种生命力在20世纪末戛然而止。
冯巩牛群的裂穴,彻底的将相声发展的路给斩断!虽然之后冯巩与郭冬临合作的《旧曲新歌》也是精品之作,但终究差了底蕴这一层关联。
此后就进入了青黄不接的时期,这种颓势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凸显,但还有当红的笑星在,尚能撑得起这一杆大旗。后来,人走了,旗倒了,相声完了!
如今的相声界成为吃拿卡要的招待所,拜师收徒成了蹭饭蹭热度的ETC,地位身份成了唯一的判断方式,水平高低随着酒水一同流进下水道。
太猛了,如今的相声发展太猛了,猛地超过了它原本该有的发展路程。“以前感冒靠抵抗力,现在感冒靠挂点滴,速度提上去了,但人体免疫力却下降了,相声也一样!”某演员如是说。
将本来十天表演的内容在一天表演完成,观众审美疲劳这是一回事,但一下子将所有的能耐尽数展示,其后的相声会有多少新意来支撑自身的发展?
郭德纲出现,对相声来说是好事,德云鼓曲社成立,对鼓曲来说是好事,反三俗的阴风可吹不到鼓曲身上,但以郭德纲为首的德云社,依旧要自我提升。
我要反三俗
一个相声作品将郭德纲与反三俗捆绑在一起,从此,郭德纲就成了观众口中的三俗艺人,如今想要摆脱这个称号,怕也是骑虎难下。
相声本来就是脏的臭的,非要披上一层高贵的马甲?诚哉斯言,相声是从泥沼中成长起来的的艺术,但百年前的艺人就有自我提升的魄力,如今却安然受之,这是不是演员的退步?
再说了,相声作品是需要有缺陷的,有了缺陷才能更完整地走下去。需要的反三俗不是一味地批评与否认,更不是将此作为捅向同行的利器,而是要成为进步的标尺。
前面也提到了,相声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进程,不自觉地就会和社会教化产生联系,这可以理解为相声的教育意义,但不等同于传统的教育意义。
惩恶扬善、针砭时弊本就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相声作品的宣扬深入人心,这也是上层进行文化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如果相声没有承担这些指责,还有生存下去的必要吗?
为了生存,必然要与时代相契合,要与上层建筑相共鸣,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反三俗没错,相声的教育意义也没错,只不过说相声的这些人出错了,针对的对象出错了。
反三俗的对象应该是体制内的演员、有演出场次要求的演员、不买票而是拿绩效工资的演员。因为他们是第一线,也是下乡演出的排头兵,自然要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而像郭德纲这样,和宣传部门没关系,买票演出挣的是能耐钱,势必要适应观众的考虑,满足观众的需求。
对大街上的一个乞丐谈高雅,他会将一口唾沫吐你脸上;对书生意气的学者谈低俗,他会用之乎者也回应。各自有各自的受众,盲目的一言概括是极为粗鄙的。
相声就是玩意儿,但演员自身不能把它当玩意儿,用对待玩意儿的心态来对待相声,作贱的可不仅是相声,也是在作贱自己。观众想听的是一码事,但演员自己要有审美能力。
相声嘛,还得和卤煮一样,有点臭味吃起来才香甜不是,臭不要紧,别盖过那股子香味就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