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常宝华(右)与常贵田叔侄同台表演。图/视觉中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海政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艺术指导常贵田因病医治无效,于昨日零时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新京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和相声演员李伟建,二人在深表哀悼的同时,以不同形式悼念常贵田先生。姜昆尊称常贵田为“相声大叔”姜昆因其身在机场不便接受采访,通过短信方式发来悼文,以此悼念常贵田先生。全文如下:常贵田先生是常氏家族相声艺术的传承人,是中国相声艺术的守护者。他用他毕生的精力,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努力为相声的出新,尤其在军旅题材相声的创作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家族四代人说相声,从继承相声传统到改革创新,他旗帜鲜明地推崇新风,反对庸俗。他的作品《喇叭声声》、《保卫西沙》,在相声艺术最艰苦的岁月中,独树一帜,坚持为中国人民的生活送去笑声。他的《帽子工厂》是相声艺术的一座丰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常贵田老师为人谦逊和敏而好学的人品,艺术界尽知。几个月来一直与他保持联系,病床中他还在惦念我们为常氏家族相声的第三场北京演出的事宜。我在赴日考察启程时,在机场打开手机,噩耗传来,揪心撕肺,难以自已。我们都尊称他“相声大叔”,大叔一路走好,常贵田先生千古。相声演员李伟建他把好作品留给年轻人来演相声演员李伟建在缅怀常贵田先生的同时,也追忆了两人的过往。李伟建表示,自己的启蒙老师分别是常宝华、常贵田、姜昆、侯耀文四位老师,他在7岁的时候就与常贵田先生相识。他回忆道:“常贵田先生对我个人的影响很大,从小我就听他的相声,包括《帽子工厂》《铃铛谱》《高人一等》等作品,他是原创能力很强的相声演员,打破了过去的表演模式,作品比较前卫,始终走在相声艺术的前列。”李伟建最后一次见到常贵田先生是在今年年初。据他回忆,因在常宝华先生的追悼会上没有见到常贵田先生,他感到很诧异。后来才了解到,那时候常贵田先生已住院治疗。“那时候得知他身体不太好,便想去看望他,但他家人告诉我,常先生身体恢复得不是很好,等病情有所好转再来也不迟。没想到今天凌晨收到了他去世的消息,很遗憾没能去看他一眼。”回忆起过往,李伟建表示,自己从小跟常贵田学相声,每次见面都会聊到原创相声作品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李伟建说:“常先生对年轻人很呵护,没有架子,平易近人。常先生生前特别喜欢我的一个作品,叫《有趣的标语》,他后来得到了这部作品却并没有表演,而是把作品留给了年轻人”。■钩沉常贵田身后的相声世家常贵田是常氏相声第三代的代表人物,《喇叭声声》《动力研究》《帽子工厂》《祝你成功》都曾风靡一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电视舞台上,常贵田与马季、姜昆、牛群、冯巩、笑林、师胜杰、高英培等同台争辉,当时也是相声艺术在电视上最为光彩夺目的时候。近年来常贵田淡出公众视野,最后也是在人生落幕之际出现在大众面前。常贵田去世前,9月7日其四叔、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去世,最让人怀念昔日叔侄二人同台的诙谐场景,《帽子工厂》就此成了绝唱。常家是相声世家,常氏相声也是中国相声艺术发展史上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从第一代常连安,到第二代常宝堃、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常宝庆、常宝丰,第三代常贵田、常贵生、常贵德,如今第四代的常亮、常远、杨凯等,常氏家族活跃了上百年历史,堪称一部“活的中国相声史”。常连安是与张寿臣齐名的相声大师,又变戏法又说相声,单口相声是当世一绝。他最大的贡献是在北京创办了“启明茶社”,为相声从街头撂地发展到室内剧场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小蘑菇”常宝堃5岁登台说相声,18岁开始组团发展,他的相声功底深厚,艺术才能全面,“说、学、逗、唱”样样在行。年以后,积极探索相声艺术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在相声艺术发展史上,他和侯宝林、马三立一样,称得上承前启后、开一代新风的大师级人物。他是一位艺术天才,也是一位爱国艺术家。抗战时曾因小段《牙粉袋》嘲讽日本人被抓,年主动要求参加赴朝慰问团,牺牲在抗美援朝前线,被追认为烈士。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常宝华在年曾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他的最大贡献是拓宽了相声艺术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编演了《昨天》等,与马季的《找舅舅》成为赞颂相声的经典之作。他晚年仍活跃在舞台上,还不时在影视作品中客串演出。在常贵田之后,常家的代表人物就是常亮、常远了,但是他们在相声行当属于刚刚崭露头角,常远还半路出家,成了知名的话剧演员和喜剧演员,在开心麻花系列剧中独当一面。□何殊我采写/新京报记者刘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