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相声 >> 相声市场 >> 正文 >> 正文

相声界为何可以代拉拜师谁是代拉师弟最多的

来源:相声 时间:2023/11/1

相声界拜师有许多种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师父在世的时候,直接找师父拜师,另一种则是师父去世后,由师兄代拉入门,直接拜师,容易理解,为何相声界还可以代拉拜师呢?相声历史上,谁才是代拉师弟最多的一位呢?

相声发源于清末,那个时代社会动荡,靠说相声可以撂地卖艺,挣钱养家糊口,既然是行当,就会有规矩,在那个时代,师承极其重要,其不仅可以使得相声艺术向下传递,还可以维护相声艺人的市场,没有拜师的相声艺人都叫海青,在当时相声界海青是不能撂地演出的,一个海青正在撂地,来一个人,只一句:你谁徒弟?答不上来,就得收摊走人。

相声代拉拜师可谓从成立相声行就有,相声第一代艺人有不同的说法,主流的认为是穷不怕朱绍文,朱绍文主要活动在清末,他擅长白沙写字,也擅长太平歌词和说相声,可以说是朱绍文创立了相声,当时相声行当势力单薄,为了扩充相声门,朱绍文找到了同行阿彦涛和沈春和,有意拉这两人入行,但这两位名气不小,朱绍文不能收为徒弟,自己当师父,于是提议将这两位收为师弟,三人共同尊张三禄为相声师父,这便是相声行当的起源。

朱绍文代拉师弟,纯粹是为了相声行的发展,毕竟拉人入伙,不能托大,而直接收徒弟也不利于相声行当发展,于是朱绍文便开始了代拉收徒,而这三位也分别是后来相声发展最为重要的三支,可以说代拉收徒这事从相声一开始就有,既然一开始就有,那么代拉收徒也便成为相声界传下来的规矩了。

相声界代拉收徒几乎在每代相声演员中都有,比较出名的有侯宝林代拉收徒马志明、李伯祥代拉收徒侯耀文、张寿臣代拉收徒常连安、李文山代拉收徒谢金等等,那么在相声历史上,谁喜欢代拉收徒?谁又是代拉收徒最多的一位呢?

相声历史上第一位比较出名的喜欢代拉收徒的便是李德钖,李德钖是相声八德之一,也是相声八德中能耐最大的一位,他在天津火的时候,一个人同时养着三个捧哏,李德钖为人仗义,人送绰号“万人迷”,而且他喜欢结交朋友,也收了不少代拉徒弟,比较出名的有陈子贞、谢芮芝、广阔泉等,其中陈子贞是相声名家陈涌泉的父亲,而谢芮芝则是德云社相声演员谢金的曾祖父。

张寿臣是相声寿字辈的门长,他师承相声八德之一的焦德海,张寿臣收徒很多,收的代拉师弟也不少,分别有:常连安、李寿增、富寿严、白宝霆、尹凤歧、于俊波。其中常连安还是张寿臣大徒弟常宝堃的父亲,在收徒常宝堃的时候,张寿臣颇为喜爱,看到常宝堃的父亲常连安没有师承,便顺带将常连安收为了代拉师弟,而彼时焦德海还健在,只不过远在北京,按说这事不符合相声界规矩,但毕竟那时候相声界规矩还不健全,加上张寿臣是相声门长,这事也就没人敢质疑。

李德钖的时代太早,留下的资料不多,从目前相声艺人代拉收徒的数量来看,张寿臣一连收下六位代拉师弟,算是相声界的纪录了,所以目前为止,代拉收徒最多的可能便是寿字辈门长张寿臣先生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