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奇葩说》出品公司米未传媒,带着新作品《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亮相爱奇艺。黄渤、李诞、马东、徐峥、于和伟担任导师。选手却是一批新人。年,国内喜剧综艺鼻祖《曲苑杂坛》开播,捧出了洛桑、买买提等一众新人。20年后,《曲苑杂坛》没落,最后一期节目画面停留在国外外景。这之后,国内喜剧综艺经历过几个好年头,但评价褒贬不一。缺创意、缺演员、缺平台。马东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开头就说:“这是一档为‘新新’喜剧人制作的节目。他们是新人,你还不认识。但是我保证,他们特有天赋,特别需要一个舞台。”上世纪90年代,受多种娱乐节目的冲击,相声开始走下坡路。一众业内老前辈深感焦急,登上多个曲艺平台,扶持相声节目。相声泰斗侯宝林就曾多次登上《曲苑杂坛》,表演情景喜剧。《曲苑杂坛》堪称中国喜剧综艺的鼻祖,是70、80后的珍贵回忆。但当年,这档节目刚出来的时候,情况却不容客观。年11月,央视曲艺节目《曲苑杂坛》开播,主持人上来就告诉观众:“节目两周一播。”前一年,央视刚制作《综艺大观》,一经推出就成了爆款。其中参加相声和小品的演员,是国家队级别的。《曲苑杂坛》节目组压力很大。为此,制片人兼主持人汪文华下了很大心思,创新节目形式。她走访民间艺人,挖掘街头杂耍,跟工作人员合力把这节目搞活了。刚开始那两年,许多老前辈都登上《曲苑杂坛》,为其招揽人气。侯宝林也亮相《曲苑杂坛》,表演《醉酒》。他穿着一身青色长袍,说、学、唱、表,赢得满堂喝彩。侯宝林调侃道:“《醉酒》只能我说,很多人都不敢说,因为是侯宝林的节目。”但是新人很难。年,《曲苑杂坛》第十期,本名“杨虹”的洛桑和尹博林表演了一段口技相声,可观众都不怎么喜欢,觉得没新意。杨虹犯难了,他是个藏族小伙,模仿能力极强,但是技能没被发掘出来,整天闷头喝酒,长了一身肉。两年后,节目组重新给两人打造人设,表演《洛桑学艺》。杨虹改名“洛桑”,表演一个身怀绝技但脑袋不灵光的藏族小伙儿。尹博林表演一个装腔作势又好面子的“老师”。人设一立,矛盾也来了。不学无术的老同志要刁难年轻人,结果被年轻人的才艺频频打脸。老百姓喜欢看这种坏人自讨苦吃的桥段,呼声非常高。洛桑一下子火了,成了94年最红笑星,走到哪都能被人认出来。业内前辈盛赞这个藏族小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洛桑学艺》让《曲苑杂坛》到达了巅峰。那个年代,只要一听到“相声、小品、魔术、杂技……”的片头曲,人们就会放下手头的事,围在电视机前看《曲苑杂坛》。观众甚至编了一副对联称赞,上联是“曲苑杂坛良师益友人人爱看看不够”,下联是“新声古韵美酒佳肴人人爱夸夸不完”,横批是“《曲苑杂坛》繁花似锦”。不幸的是,年10月2日,醉驾的洛桑一头撞上了大卡车,27岁就去世了。搭档尹博林在节目中悲歌怀念:“洛桑很可爱,洛桑诙谐又顽皮,洛桑他真是多才多艺。从小十二岁,他就来到北京,生活学习可真不容易,春夏秋冬他总是在学艺,人生旅途他刚刚二十七,他就匆匆地走了,匆匆离去,人人都为你惋惜。”洛桑突然离世,可以说给正处于上升期的《曲苑杂坛》来了致命一击。节目组迫切需要打造一个比肩“洛桑学艺”的王牌节目。《聪明的剧务》应运而生。邹德江和韩兰成,两名穿着剧务马甲的相声演员也打造了一对“老师跟学生”的人设。邹德江是一个好为人师的剧务老油条,不断给呆头呆脑的韩兰成灌输人生哲理,教他做人。各种贯口、学唱、倒口等相声技法,都被巧妙揉进《聪明的剧务》里。年,邹德江模仿单田芳的嗓音和风格播报天气预报:“忽冷忽热爱感冒,刮风下雨怎知道。今天我来说一段,天气形势和预报。”观众没有想到单田芳也能被模仿,情绪非常高,《聪明的剧务》达到巅峰。《单田芳天气预报》是一道明显的分水岭。此后,无论是《聪明的剧务》系列还是《曲苑杂坛》其他节目,都在每况愈下。为了挽救颓势,《曲苑杂坛》又推出了对标《洛桑学艺》的《新疆买买提》和《放驴小子》,都是异域风情加唱歌舞蹈,可都没呈现当年的盛况。观众说:“同样一个小时,以前我从头憋(尿)到尾,现在上了三趟茅房还没结束。”以相声等曲艺形式作为最大根基的《曲苑杂坛》,随着相声的没落,自身节目质量也在不断下降。为了留住观众,节目组大量邀请杂技班子上台演出,到了后来,经常整场播放“某某国际杂技节展演”。年10月13日,最后一期《曲苑杂坛》在国外录制,在节目的最后,主持人汪文华说:“请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