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东枪的这组照片拍摄于年,当时郭德纲和德云社(前身“北京相声大会”,台柱子就是上图最中间的郭德纲和张文顺老先生)还没火。年底,郭德纲火了,虽然没能上春晚(郭德纲创作了相声《我要上春晚》,后来延伸出一系列“我”字头的经典相声如《我要奋斗》《我要反三俗》),但是凤凰卫视播了四期郭德纲春节相声专场,媒体报道更是铺天盖地。
这一年郭德纲三十出头,从天津学艺算起,为相声事业已打拼二十年,三进三出北京,吃尽了苦头,终于苦尽甘来。
郭德纲为什么能火,又为什么会在一时之间成为媒体的宠儿?从当时的媒体报道中可以一见端倪——
就在不到两个月前,媒体介绍郭德纲时,对他的定位还是“普通老百姓中间名气很小,却赢得了相当多资深相声迷的狂热追捧”,也有不少媒体和相声迷把他视作“挑战主流相声”、“对抗电视相声”的“斗士”。
……
11月5日,郭德纲带德云社全体人马去天津举行相声专场演出,这是郭德纲第一次在大剧场里说相声,袁鸿、史航带着北京10多家媒体一起,浩浩荡荡跟着一起去了天津,这些记者大多是第一次知道郭德纲。
以11月5日为界,之前只能查到一篇关于郭德纲的文字———水晶写的郭德纲相声评论;在此之后,媒体上渐渐开始出现“郭德纲”的名字,12月中,《三联生活周刊》刊发的《相声界的草根英雄———郭德纲访谈》,算是媒体对郭德纲现象的第一次大型报道,文章对郭德纲的定义就是“在普通老百姓中间名气很小,却赢得了相当多资深相声迷的狂热追捧”。
这段时期,郭德纲的《论相声50年之现状》在网上广为传播,更多人认为这是痛斥相声圈腐朽和积弊的演讲稿。
此后,据“钢丝”统计,媒体以平均每天一家的报道频率介绍郭德纲,“相声斗士”、“与主流相声圈抗衡”等形容词,被放到了“郭德纲”3个字之前。直到今年1月媒体高密度采访的总爆发。(摘自《南方周末》年2月报道《“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的成名史》,全文阅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