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市歌舞剧院官微发布消息,青岛曲艺名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原青岛市曲艺团团长、相声名家常宝霆的弟子耿殿生于年12月29日去世,享年82岁。作为我市曲艺界的旗帜性人物之一,他的去世,是岛城曲艺界的一大损失。
最后演出仍在一线送欢乐耿殿生出生于年,自幼酷爱曲艺,有“相声怪杰”的称号,被誉为“青岛小马季”。年参加工作后,他很快便成为工厂里的文艺骨干,经常参加省市文艺汇演。耿殿生勤奋好学,曾先后向侯宝林、马季、刘宝瑞等相声大师学习,并拜入天津相声大师常宝霆门下。年,青岛歌舞团曲艺队成立,耿殿生也成为了一名专职曲艺演员。年,青岛曲艺团成立,40岁的耿殿生担任团长。
从艺数十年时间内,耿殿生有着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平中出奇,耐人回味。《流浪者》《绕口令》《口吐莲花》《说反话》《一封信》《小鞋匠》《理发春秋》等相声作品都深受观众喜爱。耿殿生和李炳杰合作的《流浪者》参加全国巡演,一年演出高达一千多场,轰动一时。
年,已经79岁高龄的耿殿生先生还与吉文利、吕铭康、李炳杰四位老艺术家成立了青岛市相声艺术研究会。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亲自助阵并表示:“你看这些七八十岁的老人还在为相声曲艺出谋划策,没有躺在以前的作品上颐养天年,我就感觉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相声事业的蓬勃发展。”
耿殿生老人家的儿子耿强也是一位相声演员。年开始,耿殿生与儿子耿强一起搭档表演。此外,两人还经常受邀赴新加坡进行相声普及和教学,为弘扬和推广相声艺术做出很大的贡献。
虽然已至耄耋之年,耿殿生依然活跃在曲艺舞台上。就在年七一前夕,他还和老搭档吉文利精心准备了原创献礼作品《青岛好》,舞台上,两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宝刀未老,反应灵敏,吐字清晰,引来现场阵阵掌声。
据透露,当时的耿殿身体状况极佳,面部表情丰富,还不时辅以肢体语言,谁也想不到仅仅半年后,他就匆匆辞世。两人在台下还接受了采访,耿殿生透露,好的作品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为了创作出完美的作品,两人经常见面沟通磨合、彩排、反复修改,敬业精神令人十分佩服。
“相声怪杰”是个舞台多面手耿殿生以相声见长,他演唱的山东琴书也曾叫响于全国。年演唱的山东琴书《锯瓷盆》荣获过全国曲艺汇演二等奖,并多次进京汇报演出。相声大师侯宝林看了他的表演后兴奋地说:“你是全国相声演员中,山东琴书唱的最好的。”足见他的“副业”功力有多深。
青岛曲艺家莫宏在追忆文章中写到,“想当年,建团演出歌剧《柯山红日》,我们曲艺队全部参加,他在乐队;参演歌剧《刘三姐》,他演秀才。正是因为一专多能,极大地丰富了他相声的艺术表现手段。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相声《流浪者》,很多人都演过,一般都是量活的配合逗哏的演唱印度歌曲,用嘴学印度的鼓点,因为耿殿生说相声会的多,他别出心裁,用真的鼓来敲打,结果技惊四座!当年演出时,正值年轻的侯耀文、石富宽专程从北京来观摩学习。乃至30年后,耿殿生相声在北京拜访侯耀文先生时,侯耀文欣然题字‘击鼓相声’,可见当年对他的印象之深!”
年9月份,《青岛早报》推出的“青岛老艺术家访谈录”专栏,曾回望和记录了耿殿生的曲艺一生,在此贴出以飨读者——
《青岛老艺术家访谈录|他自学成才,四个绰号成就艺术人生》(点击阅读)
来源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周洁
编辑
泳钦
往期回顾愿你被世间温柔相待——观《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有感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青岛故事吹响时代号角——“号角——青岛红色文艺百年巡礼”图片展有感
《革命者》:以青春耀信仰之光
从《一带一路国际版画邀请展》看版画类别
探寻未知才能始终向前大神级网络作家的新作警醒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