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忻州日报
梁家世居定襄宏道西街,“梁氏头盔”享誉晋陕冀蒙几十年。
头盔,京剧称“盔头”,是戏曲演员上台表演时所佩戴各种冠帽的总称。梁文廷的祖父、父亲,当年为戏班、社火制作头盔,三晋名伶丁果仙、牛桂英,“水上漂”王玉山、“小电灯”贾桂林……都曾是梁家的“铁杆”客户。老梁继承了家族手艺,先后为《杨家将》《三国演义》《水浒传》《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古装剧设计、制作服装盔帽,在影视圈,梁文廷这号人物是了不起的存在。
《高手在民间》这个系列,到目前采访、报道忻州民间高手二十二位,其中定襄人就有七位。他们分别是“要留绝技在人间”的李德贤、“精工妙做小风匣”的王伟、张远的“宝葫芦的秘密”、“晓辰故事多”的刘晓辰、“魔音老殷”殷宝山、“砚魁”惠东存和今天出场的梁文廷。其中,梁文廷和刘晓辰还都是地地道道的宏道人。
定襄“高手”扎堆,奥秘何在?
1
“定襄还数宏道镇”
宏道镇西社村大戏台两侧有一副对联:“自古文风盛,惟斯才俊多”。此联化用岳麓书院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惟楚有才”语出《左传》、“于斯为盛”出自《论语》。
文风盛、才俊多,是说定襄特别是宏道一带科举时代考中举人、进士的多,也指此地多出能工巧匠。定襄还有“山西文风数二定,数了定襄数平定”的说法。此说源于何时?定襄寇村人、山西大学教授郝树侯说,他小时候就听过类似的说法——郝教授生于年,由此看来,起码在清末民初,这种说法就广为流传。后来,又衍生出一句——“定襄还数宏道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宏道地处定襄、五台、原平三县交界,明清至民国早期一直是农贸商牧集散地。商铺林立、字号繁多,镇上光戏台就有七座,农闲时隔三岔五便有戏班演出。过去,赶会看戏几乎是乡村百姓惟一的休闲娱乐,而传统戏剧不仅寓教于乐,还有“高台教化”的功能——劝人行善去恶、忠孝节义。百姓通过看戏,观照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进而明辨是非、通情达理。此外,“观剧如读书”——古典戏曲蕴含丰富的文化元素,百姓耳濡目染,或主动或被动地从戏文中汲取历史文化知识,进而获得艺术熏陶和审美体验。
过去,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宏道镇都要过古会,俗称“关老爷磨刀会”——忻定盆地五月易旱,相传五月十三关帝总要磨刀霍霍,民间亦能听到阵阵雷声,随之甘霖普降。百姓就在这天进关帝庙焚香摆供、献演唱戏、酬谢神恩。一到会期,定襄忻县原平五台的百姓就云集古镇,热闹非凡。
宏道古会,普通戏班轮不上登台,循例邀请名角“十六红”——本名焦生玉,晋中祁县人,号称“铁嗓子”。有一年,村长请来与他私交甚好的“十二红”刘宝山。“十六红”听闻“十二红”插了他的行,一怒之下非来宏道义演不可,碍于村长的面子,谁也不好接纳。家住宏道西街的士绅温沛听说此事,允诺“十六红”到西门外戏台献演——此戏台为温氏家族所有,外人无权干涉,村长也无可奈何,于是出现了两个戏班唱“对台戏”的火爆场面。
五月十三“正日子”这天,西街戏场水泄不通,戏场正对的钟楼上也挤满了人。到十字街看“十二红”刘宝山的也是人山人海,连老爷庙前的石狮子上也爬上了人。人潮涌动,竟把石狮子一腿挤折。“十六红”本是赌气而来,铆足了劲非压“十二红”一头不可。“十二红”在十字街唱什么,他就在大西门外也唱什么。《走山》对《走山》、《芦花》对《芦花》……两个戏班出尽了风头,赶会的人可也过足了戏瘾。此事过去好几十年,说起两个戏班“打擂台”的故事,宏道镇的老者依然津津乐道、眉飞色舞。
当年宏道镇戏迷多、戏剧土壤丰厚,“梁氏头盔”出自宏道,顺理成章。
2
家族手艺
宏道“梁氏头盔”为家族祖传手艺,追根溯源,来路有二。
从文廷上溯不知几代先祖是个买卖人,长年贩运晋北出产的黄米、黍、糜子到江浙出售。苏州、昆山一带是昆曲的故乡,手工业发达。这位先祖在苏州结识一位会唱昆曲、兼擅刺绣的女子,两情相悦、娶回宏道。代代传承,遂成梁家祖传技艺。此其一。
其二,文廷五世祖与宏道北社东村人“李都堂”李楠的后代结亲。北社东村李姓一门明清两代科甲连绵,有“父子两翰林”“一门五举人”的美谈。
李楠,明万历五年进士,曾任陕西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陕西巡抚。万历四十三年,李楠告老还乡,从京城带回一班乐工,班主姓史,即今宏道“史家班”的前身。而“史家班”,据传就是忻定原“八音会”的起源。京城的乐工、戏班,其行头穿戴自然非乡野民间可比。梁、李两家结为姻亲,外甥从姥爷、舅舅处习得技艺,也在情理之中。
以上两种“家族传说”,梁文廷小时候不知道听长辈讲过多少次。既是“传说”,就难免有“演义”的成分。不过,以下情节,千真万确。
文廷曾祖早逝,家道中落。祖父梁在全,年仅七岁就被曾祖母送到季庄魏姓老板开在宏道的“集义成”字号学徒。“集义成”专做戏装和头盔,能做“全套”“全箱”,主顾多为忻定原一带的社火、戏班。
德云社相声火了二十多年,每年“封箱”“开箱”演出的门票,经常被“黄牛”炒到几千块一张。郭德纲感慨道:当年北京天桥“撂地摊”说相声的哪有什么衣箱?一件破大褂,胳肢窝一夹就走了。德云社的“封箱”“开箱”只是个噱头,传统戏班对行头的管理却很严格,不能有丝毫马虎——传统戏曲服装分为戏衣、盔头、靴鞋三大类,分置于四个特定的衣箱。“大衣箱”内装蟒、官衣、褶子等“文衣”;“二衣箱”内装靠、开氅等“武服”;“三衣箱”内装彩裤、水衣子、靴鞋等;“盔箱”则专门盛装各行角色所戴的盔、帽、冠、巾。“集义成”能做“全套”“全箱”,可见其规模和师傅们的手艺。
梁在全在“集义成”学徒、当师傅四十多年,技艺精良、名满江湖,惜乎英年早逝。文廷父亲梁光富兄弟三人,光富居长。文廷三叔梁光银也传承了父亲的手艺,三叔的女儿、文廷的堂姐梁翠云,和文廷一样都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头盔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年,宏道镇改称东风公社。上世纪50年代末,东风公社成立头盔厂,厂里的骨干都是梁家人——梁光富任工程师,文廷的母亲、大姐做技师,二叔当采购,长年跑苏州、上海。全家都挣工资,梁家当时是宏道众人羡慕的好人家。其时,东风公社头盔厂的产品行销晋陕蒙冀三省一区,梁光富不仅为名角做头盔,还与他们结为好友。名角“水上漂”王玉山来宏道唱戏,就住在梁光富家。
由晋剧表演艺术家丁果仙领衔演出的传统剧目《打金枝》后来拍成戏曲艺术片。拍电影时,演员所有“头戴”均出自以梁光富为代表的宏道艺人之手。影片放映后大获成功,省文化部门领导动议,要把东风公社头盔厂整体迁往省城。厂子是公社的“摇钱树”,公社领导当然不情愿。可上命难违,又不好直接拒绝,就提出一个条件——只要山西的名角都来宏道唱几天大戏犒劳村民,百姓没意见了,把厂子搬走也不是不可以。没想到,省里还真答应了这个条件,除丁果仙出访不在外,其余名角云集宏道,盛况空前。
梁光富带大女儿到了山西省戏服厂,不久就是年的“大饥荒”。老梁牵挂刚刚四岁的“老生子”文廷,有一天在太原碰见宏道街上的,问:俺那老婆娃娃在村儿咋地个?老乡说,来时还见你媳妇背着四小子上街了,娃娃饿得耷拉着小脑袋,像个蔫了的小家雀儿。老梁一听急了,在太原干了半年又回到宏道。
“文革”开始,传统戏剧都成了“糟粕”首当其冲,禁演不说,戏装头盔也以破“四旧”的名义付之一炬,名角们更是遭了罪。上文提到的“水上漂”王玉山,本是晋剧“四大名旦”之一,也是北路梆子最有名的坤角,民间有“宁叫阎锡山不坐了,不能叫‘水上漂’不唱了”的说法。年腊月初八,王玉山被迫害致死。
古装剧被打扫得一干二净,中国进入“八亿人民八台戏”的荒诞岁月。东风公社头盔厂就地解散,梁光富靠做戏装头盔的老底子,走村串户画炕围、“打幔子”、油漆衣柜、画漆布,勉强维持一家生计。
年,梁文廷初中毕业后回村劳动,一天挣七厘工分。年,定襄晋剧团排练现代戏《铁流战士》,排戏时要用道具藏刀,如何让木刀看起来像真刀成了难题。有人提议,宏道老梁家肯定有办法。梁光富接到任务后,运用“摆锡”工艺——把锡酒壶高温融化后碾成锡粉,用细罗子罗,再把细锡粉与鱼鳔胶混合调成糊状在木刀上抹、刮。如此,木刀银光闪闪,看上去与真刀无异。“摆锡”时,文廷给父亲打下手,这也算他第一次跟戏曲道具打交道。
“文革”结束后,传统戏剧迎来复兴。定襄晋剧团排演《逼上梁山》,神池道情剧团演出《十五贯》,行头不全,都是宏道梁家给制作、添置的。梁文廷跟爹娘学艺,掌握了古戏装、头盔全套制作工艺。
3
剧组闯江湖
世事变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古戏恢复没多久,电影、电视、互联网来了。农村年轻人进了城,当年戏班一来万人空巷的景象再不重现。
年,山西电视台拍摄张绍林等导演的电视剧《杨家将》,宏道西社人、忻州北路梆子剧团编导续柯璜任制片主任。续柯璜对梁家熟悉不过,就叫梁文廷加入剧组制作服装道具——这也是梁文廷第一次“触电”。刚入行时,从制作冰糖葫芦一类小道具起步,慢慢做起士兵、武将的铠甲、头盔。
年3月,央视投资1.7亿元的鸿篇巨制《三国演义》开拍。总导演王扶林,蔡晓晴、张绍林等担任分部导演。拍《杨家将》时,张绍林对梁文廷印象深刻,因此“三国”剧组一成立,张导就邀请文廷加盟。梁文廷跟着第四组导演张绍林辗转河北、内蒙、四川、宁夏、甘肃、青海、西藏、江苏、湖北、云南取景拍摄。《三国演义》武戏多、场面宏大,拍“官渡之战”,就动用了解放军一个师的兵力。
剧中需要大量铠甲,金属制作成本太大且太重,最后采用在塑料中兑入颜料压成甲片的办法代替。张导认为塑料道具质感不行,让小梁想办法。梁文廷苦苦思索,想起当年跟父亲“摆锡”的经历。为了取得金属铠甲的效果,塑料甲片上要刷一种涂料。质感不行,莫非是涂料浓度有问题?梁文廷反复配比,又把刷涂料的刷子剪短,这样更易吃力。如此加工出一批后,张导很满意,蔡导也连连叫好,“梁氏涂甲法”遂在“三国”五个剧组全面推广。
《三国演义》整整拍了三年。现在看来,该片就是不折不扣的“良心剧”。当时的名演员也没有什么助理,更没有“耍大牌”一说。拍一集,主演的片酬只有元。有次在河北怀来拍戏,片场狂风大作。中午的盒饭送来后,剧组人员席地就餐,灰头土脸、沙子咯牙。梁文廷好一些,他能上道具车。有一天文廷正要打开厢式货车的后门,“诸葛亮”唐国强端着盒饭走过来:小梁,让我也上去……上车后,文廷把道具归置了一下,和唐国强头碰头吃得津津有味。
饰司马懿的“老戏骨”魏宗万,戏份主要在四组,文廷跟他混得很熟。在片场,魏宗万常说一句话:小梁子,再给我做做旧……梁文廷也因此得一雅号——剧组做旧第一人。
《三国演义》播出不久,张导又拉梁文廷加入《水浒》剧组。《水浒》剧中所有人物的“软帽”均出自梁文廷之手,包括吴用的“书生巾”、秦明的“范阳笠”、卢俊义的“幔斗”和阮氏三雄的“一把抓”,以及皇帽侯帽纱帽高罩帽汾阳帽、皂隶帽……剧组上下,因此而尊称文廷为“帽爷”。
张纪中是《水浒》一剧的制片人之一。通过拍《水浒》,张纪中对老梁的手艺和潜能有了具体了解,接下来他执导的几部武侠大戏,均聘请梁文廷负责服装制作或担任服装监制。
第一部是《笑傲江湖》。
金庸武侠经典被反复翻拍成影视剧。截至年,《笑傲江湖》被翻拍16次、《射雕英雄传》19次、《神雕侠侣》17次。央视版《笑傲江湖》是内地首次拍摄金庸名著,“金大侠”只要了象征性的一元版权费。
▲梁文廷在各剧组为演员制作的冠帽服饰
金庸作品,大部分都有明确的时代背景,翻拍时,剧组设计服装道具起码有个朝代参考。金庸写《笑傲江湖》,没有点明具体是哪个朝代。编创人员反复精研原著,分析细节,最后确定人物服饰、道具以明代为主。梁文廷跟剧组拍摄一年,带领手下二十多人,圆满完成了任务。后来金庸在一次访谈中说:“他们还是用心拍的,道具、布景呀,都挺努力,比港台的金钱和精力都花得多,这点我很佩服。”
年秋,金庸探班《笑傲江湖》剧组。剧组宴请“大侠”,“头面人物”才能参加。“服化道”这一块,出席的是梁文廷。饭前,“大咖”们与金庸合影。文廷坐在金庸身边时,查先生问:你在剧组是做什么的?老梁答我是服装师。金庸笑笑没有说话,梁文廷留下一张跟金庸单独合影的珍贵照片——金庸名满天下,但就连全网公认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