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曹镜明
题丨郭德纲的相声是因为俗而广为流传吗?可街头文化,哪来的雅俗之分
郭德纲相声:雅得那么俗,俗的那么雅,如此才好雅俗共赏!
虽然近些年,郭德纲老师不怎么说相声了,但一提起相声,难免让人想起他来。正如那句:虽然你已不在江湖,可江湖依旧有着你的传说。当然,这句“已不在江湖”说得有些早了,不过“传说”是必须的。
然而,在郭德纲老师的成名之路上,也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用钢丝的话说,就是“历经十五年的蹉跎,才换来如今的德云社!”虽然,时间不一定准确;但德云社,无疑是郭德纲老师的心血之作。而这一路走来也颇为不容易。正如,在网络上的一个视频里看到的那样,当马季老师为郭德纲老师题字时,还有相声同仁打来电话,来搞破坏!
正如郭德纲老师的那句名言:“只有同行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那么大家指责郭德纲老师最大的一点问题就是“俗”,其中引发争论最大的就是和周立波之前的“咖啡与大蒜”之争。当年,两人可以说是红透半边天的存在,一个以北方为根据地,一个以南方为地盘发展。按道理来讲,两人都可以称作是喜剧天才,为何不能相互吸引,反而是结仇呢?郭德纲老师的相声真的如大家所说的那样“俗”吗?
首先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在郭德纲老师早期的作品里,确实充满各种“屎尿屁”的东西,如同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一样。相信也正是这种其他相声艺人、作品所不具备的特性,才会使郭德纲老师存有出头的机会。因为当时的相声艺术,已然陷入僵局,面对日新月异的喜剧形式,难以在跟上变幻莫测的时代和大众审美。
故而,郭德纲老师的相声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是长在互联网时代的新果实。但这并不能说明郭德纲老师的基础有问题。与之相反的是,郭德纲老师是正统的学艺出身,童子功的本领,算上各类艺术形式,能说上个六百来段的存在。包括现在看郭德纲老师的一些访谈节目,都不难得出“学历不高,学识很高”的结论。
那么什么是相声呢?老话讲就是“撂地”的一种,说白了就是街头文化。纵然,郭德纲老师将“东方朔”诗作开山祖师,可是就论“相声”的这种表演形式,无疑是以“穷不怕”朱绍文为首的老艺人,用自己的艺术生涯闯出来的。
既然都是街头文化了,哪来什么雅俗之分?况且什么是雅?什么又是俗?用郭德纲老师的话说就是要“雅得那么俗,俗的那么雅”!这话虽然说起来,有些绕口,但很有意思!难道一个相声艺人在舞台上整出“深刻而没有人看”的节目,就是雅了吗?如此能达到什么信息传递的作用呢?又或者是在舞台上,光是一味地迎合观众,盲目的表演些什么没底线,没下线的节目,就是俗了吗?
对的,那就是“俗”了,因为也没有向社会传递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来。而郭德纲老师的作品,就是两者的结合,以“俗”为载体,以确保有观众,信息能够传递出去;也就是以“雅”为核心的创作。如此才能成就,大家喜闻乐见的作品。不然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而已。正如现在互联网上很多恶俗的节目,只能红极一时,不能长久存在的道理。
如此,说郭德纲老师的相声作品“俗”,肯定是有“俗”的原因和部分;同样说郭德纲老师的相声作品“雅”,也肯定是有“雅”的成分和意义。能看到这里面“俗”的成分而不能欣赏到“雅”的意义的人,是不善于观赏街头艺术的人。对于这样的人,街头涂鸦只能等同于乱写乱画,再怎么有意义也没用,因为他们的“谐趣”精神不在此。
当然,这里没有任何歧视的成分,只是说明大家欣赏和观赏地点不太一样而已。就像是东三省的人,喜欢“二人转”的艺术表演形式,上海那边可能“海派清口”也会更受欢迎一些。毕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许在“高雅”人士心目中的“俗”,在普通人看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在普通人心中的“雅”在那些人心中,也只是十分低级的东西。正如有洁癖的人受不了别人进门不换鞋,可是对于一般人来说,有朋友来家做客,不换鞋也就不换鞋了。
对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所追求的都是雅俗共赏,非而是单纯的“雅”或是“俗”,不然这种艺术形式的寿命肯定不会长久。因为一旦丢失了“雅”,就失去了“发展”的可能与意义;一旦丢失了“俗”,就失去了“生存”的跟要与方式。
作者自荐:
1)张柏芝的前半生:艳照门,离婚,被结婚,如今只想当一名好妈妈!
2)诗经《硕鼠》:究竟是指什么品种的老鼠?怎么翻译,代表着什么?
3)为什么说毁掉孙悟空的是太上老君?再无齐天大圣,只剩斗战胜佛!
4)为啥李商隐沦为冷门诗人?只因太多高晓松式网友,谁都想当公知!
5)文学回忆录:孔子和耶稣的说话之道,简单易懂,往往最容易被忽视
本文系原创,图片来源网络!#郭德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