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相声 >> 相声优势 >> 正文 >> 正文

讽刺相声经典小偷公司,为何没上春晚,

来源:相声 时间:2025/6/1

相声不仅仅是搞笑的娱乐。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在其诞生之初就形成了至少四种表演主题:

劝人向善,讽刺丑恶,科普解惑,搞笑逗乐

其中,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讽刺相声最盛行的时期,诞生了一批极其优秀的作品,如马季、唐杰忠的《多层饭店》、姜昆、唐杰忠的《电梯奇遇》,牛群、冯巩的《小偷公司》、牛群、李立山的《巧立名目》等,这些经典相声讽刺力度之大即使今天听来依然为相声演员捏把汗。

在这批优秀的讽刺相声里,如果论讽刺和娱乐结合最好的作品笔者首推《小偷公司》,和其他讽刺相声多采用现实荒诞手法创作不同的是,《小偷公司》完全就是天马行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童话或者寓言。

一、创作背景

在年以前的八十年代,冯巩和牛群分别异军突起,他们都参加了央视举办的电视相声大赛,也都参加了春晚。其中冯巩和刘伟的组合已经小有名气,牛群和李立山则在年春晚上以一段《巧立名目》异军突起。

年电视剧《那五》开拍,牛群冯巩第一次合作,两人相见恨晚,正好赶上刘伟出国,因此后来霸屏央视春晚十几年的牛群、冯巩相声子母哏组合横空出世。

不过,在年春晚上牛群冯巩的《生日祝辞》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就是那段“河里蛤蟆,从哪个地方来”。真正让他们这对组合声名鹊起奠定当红组合的则是年的《小偷公司》。

《小偷公司》的作者是梁左,之前他一直和姜昆合作,已经成为业内有名的相声作家,这一年他给姜昆的本子是《特大新闻》,《小偷公司》本来给了其他人,但没改编到位,直到梁左遇到了牛群。

牛群当年不仅是相声演员,同时他也有创作和改编能力,《巧立名目》他就是第一作者,因此他一看到梁左的本子就感觉这段子能火,他都没看完立刻从梁左那里要走了《小偷公司》。

牛群回去之后用了不到一个通宵的时间就把这个本子改编完成,立刻和冯巩投入排练。按他的说法,好本子根本不需要改了又改,一遍就能上手。

二、作品亮点

《小偷公司》的主题在相声的底说得很清楚:官僚主义害死人。

因此,这段相声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了展开,亮点很多:

1、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叠床架屋

小偷股份金融有限公司有一百多人,其中真正坚持在第一线偷东西的就两个人。

小偷公司领导层有一个总经理,四十八个副经理—多说一句,笔者曾去过某地方国企总部大厦办事,在中间一层楼里有一个总经理办公室,然后有十几个副总经理办公室,看着一堆牌子都眼晕。

四十八个副经理各管一摊,管业务的,管组织的,管宣传的,管后勤的,管计划生育的……

在特殊节日里,小偷公司还要专门成立临时机构,如“春节突击盗窃办公室”简称“春盗办”,六一儿童节有“儿盗办”……就连综艺大观都有一个“综盗办”。

小偷公司要进行精简,结果第一回精简剩下六十多个,第二回精简剩下八十多个,第三回下来,还有一百二十人,越精简人越多。

2、外行指挥内行,关系裙带横行

很多小偷都是托关系走后门进到公司里的,外行领导内行,瞎指挥,公司里流行一副对联:

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不服不行

3、滥用公款

小偷公司两位一线小偷每天能偷个几万(年),却还不够公司花,因为领导要出国考察,学习外国先进的偷盗经验。

为了招新人扩大业务,小偷公司还打了电视广告:

朋友,你想迅速发财致富吗?请参加小偷公司,它可以使您一夜之间腰缠万贯。

联系人:不宜外传

暂时保密

电报挂号:无可奉告

单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9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