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相声 >> 相声优势 >> 正文 >> 正文

镇平鼓儿哼民间曲艺的精华

来源:相声 时间:2025/1/17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比较见效 https://m.39.net/disease/a_t9u01rb.html
作者:网事回味日期:年2月26日05:03谈到地方戏,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有一个剧种叫做“鼓儿哼”,当地又叫说书、鼓儿词、咕噜哼、大鼓书,犁铧大鼓。表演者一般一人就可以,道具是一面小鼓、一副钢板(旧时是犁铧板)。鼓儿哼别看这小鼓,可以唱出大戏。(有一部小鼓大戏的电视机,获得过全国第三届“农村小康电视节目工程”二等奖)。在年代以前,镇平的鼓儿哼可真有名,附近的邓县(今邓州市)南阳县、南阳市、唐河、淅川县、新野县、南召县、西峡县、南召县等地,都有鼓儿哼的身影。鼓儿哼以说、结合唱,演唱使用的是南阳地方方言,富有地方特色,它是以击鼓和碰击犁铧片为伴奏乐器,演唱的时候起腔及落腔都是用鼻子哼出来的,因此叫做鼓儿哼。鼓儿哼鼓儿哼的特点:一个人就能表演,一般出门演出是两个人,师傅带个徒弟。由于演员不多,在以前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到哪里容易招待,人们容易接受;一般的大台戏,有乐队、演员,由10多人组成,人多就会造成经济开支大,一个家庭、一个小队不能接受。鼓儿哼鼓儿哼的表演,不亚于大台戏,别看这一个人的独角戏,能够表演的绘声绘色,引人入胜。鼓儿哼的表演艺术,融合了说、唱、评书、相声,还可以现场发挥。鼓儿哼演唱的曲目,可长可短,开场一般是几句闲言、作诗,尽而是书帽子,然后开正本。开场的闲言,多是一些笑话,就像今天的恶搞、搞笑;书帽子是一个很短的故事,也是搞笑之类的或教育之类的,多是伦理道德,孝敬父母这些中国传统风俗;正本书,剧本有中篇和长篇。中篇一般可以唱一个晚上,长篇甚至可以连唱三个月。鼓儿哼一般是野语村言,历史经典。不唱关于政治之类的,你懂得,谁都要避开现实社会的文字狱。鼓儿哼关于鼓儿哼的起源,据说是孔子的门徒子路传的,最早是山东省,南阳市镇平县的鼓儿哼,是从山东省传过来的。根据老艺人的回忆,是由山东省单县一位叫张万年的艺人传到了镇平。现在通过山东大鼓与镇平鼓儿哼做对比,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镇平的鼓儿哼有她的独到之处,与山东大鼓又不同,加入了镇平地方元素。镇平是豫西“曲子”之乡,鼓儿哼融入了曲子的唱法,其“哼”调独特。鼓儿哼鼓儿哼的节目传统的《包公案》、《施公案》,《杨家将》、《水浒传》《呼家将》,《三国》、《大八义》、《小八义》等;现代新剧《林海雪原》、《战南京》、《铁道游击队》等;短篇《拉荆笆》、《十字坡》、《包公插桑》《桃园结义》、《姜子牙麦面》、《罗成算卦》等。书帽《儿子与狗》、《抠老汉》、《十八扯》、《李豁子》、《大实话》、《绕口令》、《鸭子跳坑》、《十仨月》、《颠倒歌》、《白姑娘》、《五分钱》、《梦里大姑娘》等。鼓儿哼现场发挥的书帽,根据演出的现场情况而自编的临时曲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