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近十几年来,相声行业总能传出来各种各样的谣言充斥网络,带歪了一些网友和观众,也给相声行业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纷争。
举两个例子,都是关于姜昆的谣言,一个是说“李文华临终托孤,姜昆却让孙越去养大象”,这个谣言流传甚广,好在有很多正直的网友一直在辟谣,连孙越都曾亲自现身说法以正视听,近几年这个谣言总算辟得差不多了。
还有一个是年高峰和何云伟曾受人指点发文怒斥姜昆,说他提议取缔小剧场。这个谣言被几位媒体记者用事实给辟谣了,人家姜昆的提议明明是保护小剧场,这个谣言很可恶辟谣也很及时但后来还时不时出现在网络上。
年是德云社25周年,结果马上网络上又出来一个新的谣言,说德云社15周年庆典搞相声剧《中国相声史》失败的原因是同行闹事,这个说法在网络上有一定市场,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谣言,原因有三。
一、郭德纲自己都不敢这么说
年德云社《中国相声史》上演,在演出的中后段台下的观众出现哄场现象,声音之大一度连演员的台词都听不清。
相声剧演出结束后,郭德纲带领全部演职人员谢幕,他指着台下的观众喊:“全场几千人都愿意看,就那么三五个人不愿意看,他们挑唆着大伙闹,你敢站出来告诉我你是谁吗?再这么闹你就给我出去!”
这句话成了很多人把《中国相声史》演出失败原因归咎于同行闹事的最大证据。
但是,很明显,郭德纲不仅没有指名道姓,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哄场闹事的观众都是谁,以他当年的性格和行事作风,只要有证据,他肯定会兜底说出来,不通过媒体也会通过个人社交平台,那时候的郭德纲可不像现在,连别人去世他送喜字这种事都敢做,真有同行闹事还有什么不敢指出来的。
奇葩的是,郭德纲都不敢信口胡说有同行闹事,反而一些自媒体和网友却信誓旦旦指责是同行惹事,似乎他们在相声行业的人脉比郭德纲于谦都深厚,让人无法相信。
二、逻辑上不可能我们退一万步讲,假设《中国相声史》当天演出的台下观众里确实有德云社的同行在,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他们会冒着被认出甚至被群殴的危险带头哄场闹事呢?
那当然是在《中国相声史》演出正值佳境的时候哄场效果最好,这时候闹事对表演者和观众都是最大的伤害。
如果《中国相声史》失败的原因是同行闹事,那同行总不能天天闹吧,为什么德云社后来不再搞《中国相声史》演出了呢?归根到底还是这台节目不行不吸引观众而不是怕同行再来。
因此,从结果和逻辑上看,所谓同行闹事导致《中国相声史》演出失败的原因根本就站不住脚。
三、《中国相声史》本身存在三大问题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是内因而非外因,《中国相声史》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该相声剧存在三大问题。
1,宣传失误
《中国相声史》在售票的时候就埋下了隐患,也不知道是演出商的问题还是德云社自己没有信心,票面上没说当天演出是相声剧,依然写郭德纲相声专场。
当天《中国相声史》演出现场的观众并不都是德云社粉丝或纲丝,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慕名而来想听郭德纲相声的新观众,而且演出票价也不像小剧场那么便宜。
等观众买了票才发现货不对板,当天演出的不是相声而是蹩脚的话剧,很多演员还都不认识,这种情况下难免会有一些观众感到受骗而哄场。
其实演出现场郭德纲和岳云鹏都提到了这部分观众,郭德纲说:“我理解,你们就是想听相声,花了钱了,我会让你们听相声的”。
岳云鹏在紧随其后的相声《当行论》前面说到,现场观众喊得最多的是“相声”“相声”。
师徒二人的说法也让所谓“同行闹事”的谣言不攻自破,人家就是花了钱了想听相声不想看蹩脚话剧而已。
2,《中国相声史》的水平确实不怎么样如果《中国相声史》是一个精品相声剧,相信哄场的观众还会少一些,偏偏表演这行就不是德云社的强项。
《中国相声史》从架构、题材、表演方式等各方面都是在模仿姜昆领衔制作的大型相声剧《明春曲》。
《明春曲》首排于年,直到年才彻底成型开始巡演,其编剧由五位著名相声作家组成:姜昆、梁左、赵小林、马贵荣和孙晨,其表演主力阵容由姜昆领衔,从赵志忠到李建华、戴志诚、郑健等一大批表演经验丰富的演员担纲,可以说是一部非常成熟且经典的相声剧,其作品经过十年磨砺已经相当出色,所以才取得了上百场巡演场场爆满并应邀出国演出的优秀成绩。
反观德云社的《中国相声史》,领头的是郭德纲于谦,郭德纲说于谦为了这台相声剧连续搞了好几宿,虽然模仿《明春曲》要省不少事,但加几个夜班就能比肩《明春曲》的十年筹备也不现实。
演出阵容同样如此,岳云鹏、烧饼他们的舞台经验也就几年,郭麒麟才15岁,根本hold不住一场大型相声剧,表演青涩蹩脚再正常不过了。
再一个就是观众人群,《明春曲》巡演的场所都是高校、大企业、海外和一些高端剧场,受众人群对于相声剧的接受程度很高,而且《明春曲》也没在宣传上搞猫腻,实打实告诉观众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演出。
《中国相声史》的观众人群就比较乱,有老纲丝老观众,有新粉丝,还有慕名而来的新观众,有些人知道这是相声剧,有些人压根不知道这是啥,能不乱套吗。
3,《中国相声史》存在篡改相声史的做法虽然德云社的《中国相声史》在架构和模式上模仿了《明春曲》,但在演出具体内容上却夹带了一些私货,说穿了就是篡改了相声历史。
最受诟病的地方就是《中国相声史》演到改革开放时直接略去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声行业巅峰期的历史。
熟悉相声史的观众都知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尤其是八十年代是相声行业在历史上的最巅峰时代,优秀相声演员和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全国掀起了相声热,马季姜昆杨振华等人的商演场场爆满,海外巡演一个接着一个。
不管什么样的晚会,相声都是必须要有的节目,哪怕是业余相声演员上台也得有。最典型如《西游记》剧组的齐天乐晚会和《红楼梦》剧组的晚会都安排了相声演出。
不说别人,起码郭德纲和于谦可都是八十年代开始学相声并投身相声行业的,这个历史不能抹杀。
但是,德云社《中国相声史》把整个八九十年代全部抹去,从改革开放后就宣布“相声不行了,相声不如流行歌曲,相声不如摇滚,没人听相声了,直到出现了郭德纲和德云社”。
《中国相声史》这种明目张胆篡改相声史的做法其实很不高明,毕竟他们不光抹去了八十年代最火的相声明星姜昆,还把给德云社题字的马季、郭德纲师父侯耀文、于谦师父石富宽、孙越舅爷李文华和郭德纲少年时的偶像高英培全都抹去了,要知道他们可都是十大笑星,是那个时代相声界的代表人物。
《中国相声史》这种篡改相声史的行为自然也不会被老纲丝和老观众认可,毕竟八十年代的相声界是所有相声爱好者最向往最热爱的相声天堂。
综上所述,《中国相声史》出现了宣传失误、水平不佳、内容不真等各种问题,直接导致很多老观众老纲丝和新观众的不满,出现哄场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虽然说在有些人眼里同行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但也不能什么问题都往同行头上扣啊。
俗话还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希望有些不靠谱的谣言就此打住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