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效果哪里好 https://m.39.net/pf/a_4792767.html一个相声爱好者,如果遇到两个节目同时播出,一个是脱口秀,一个是相声,该怎么选择?以前,谁看耍贫嘴的脱口秀啊。现在,这相声太贫了,要不还是看看脱口秀吧。虽然目前最火的脱口秀团队和最火的相声团队还没有正面大规模PK过,但关于脱口秀是否会取代或者超越相声的地位,在网络上已经有人开始讨论了。笔者的观点是,脱口秀取代相声绝无可能,但超越却在进行之中。一、脱口秀和相声的相似和区别脱口秀是舶来品,但实际上我国的脱口秀和国外的脱口秀还是有所区别的,我国目前流行的脱口秀其实应该算国外的“单口喜剧”。像之前《金星秀》栏目,金星访谈明星的段落其实是一般意义上的脱口秀,金星自说自话那个段落才是国内的脱口秀,也就是“单口喜剧”。本文探讨的脱口秀是国内大家所熟悉的脱口秀,就是王自健、王建国、李诞、李雪琴他们表演的那种。有意思的是,我国的相声在国外也被很多人直接翻译成脱口秀,这证明脱口秀和相声确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双方都有说、学、逗和唱,正因为双方表演形式的相似,才会引起对比和讨论。但实际上脱口秀和相声还是存在很大区别,一方面是内容上,相声也有类似脱口秀那样漫谈的内容,但大多数相声尤其是和脱口秀最相似的单口相声,其作品更多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相对来说,脱口秀是形散神不散,相声应该是形和神都不散。另一方面是在表演形式上,相声更多样化。虽然国外的脱口秀也有多种形式,但在国内目前我们熟悉的脱口秀还是以单人表演为主。相声有单口、对口、群口,有化妆相声、有相声剧、有双簧、有口技、有贯口等形式,在表演多样性上相声是妥妥的杂货铺。二、脱口秀和相声的优劣势脱口秀的优势在于,节奏明快、灵活多变、与时俱进、紧跟潮流。相声的优势在于,脱口秀会的相声都会,脱口秀不会的相声也会。比如相声里的传统曲艺内容,什么京韵啊、京剧啊、八角鼓啊、岔曲啊什么的,这都是脱口秀天生没有的。而脱口秀的那些优势,相声也都没问题。以姜昆唐杰忠在年春晚上的《虎口遐想》为例,那个节奏、潮流其实和现在的脱口秀没多大区别,只是身边多了一位捧哏。脱口秀善于自嘲和吐槽,容易引起观众共鸣。相声也没问题啊,姜昆在年春晚上的《着急》,那个对生活的自嘲和吐槽,即使现在听起来也会有共鸣。脱口秀的劣势比较明显,那就是表演形式相对单一,承载能力偏弱。相声如果对比脱口秀的话,那就几乎毫无劣势,上文说了,相声行业从表演形式到演员,本身就是个杂货铺,包容性很强。你想听传统的,有!你想听段京剧,唱!你想听大鼓,可以!你想看双簧,没问题。你想看大型相声剧,有《明春曲》啊。所以,从行业特点来说,脱口秀取代相声是绝无可能的,对比脱口秀,相声的体量要大得多,艺术的承载能力超强,几乎是一个近乎于完美的表演行业。如果说脱口秀像一家精装便利店,那相声则是一座超级大摩尔。三、脱口秀正在超越相声纵然相声比起脱口秀来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是,不得不说,至少在近几年,脱口秀正在超越相声,甚至在未来几年有可能将相声甩在后面。我们以目前最走红的脱口秀比赛和最走红的相声团队为例,看一下脱口秀是如何超越相声的。首先,脱口秀开始抱团取暖,发挥集体优势。以前的脱口秀演员,很多都是单兵作战,其创作能力有局限也不能将影响力扩大化。从王自健开始一直到笑果文化,再到脱口秀大会。脱口秀背后不仅有团队创作作品,前台的脱口秀演员也开始聚堆形成规模化效应。其次,脱口秀的表演形式也开始走向多样化。以前的脱口秀多数都是演员一个人在那里嘚吧嘚,一旦作品稍微次一些就容易冷场。现在的脱口秀表演不仅广泛展开互动,而且演员在台上也敢于扩展表演形式,比如最近大红的王勉,虽然其表演风格受到一些质疑,但也是一种尝试。关键是,脱口秀的表演内容更加贴合观众和生活。以前的脱口秀内容上亮点不少但多少有些贫,听着很逗,但似乎仅限于此。现在的脱口秀听起来则颇为“过瘾”,自嘲、吐槽都比较贴近生活接近群众,很容易就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所以现在很多观众评价脱口秀都用一个词:解渴。我们再来看目前最火的相声团队。虽然目前相声界不论从团队数量还是艺人数量上在脱口秀面前依然是庞然大物,虽然相声行业的地位依然不是舶来品的脱口秀不能比的,虽然相声表演的多样性依然碾压脱口秀,但是,相声行业在创作思路上和表演内容上却开始落后于脱口秀。一方面,相声行业现在无法发挥传统曲艺的优势。传统相声传统曲艺虽然依然有人在说,但不论是质量还是精致程度都无法达到弘扬传统曲艺的高度。除了个别相声演员,很多相声演员说的传统相声水平会让你宁愿转身去听老艺人的音频。另一方面,相声行业很多演员在创新上似乎进入了误区。八十年代,杨振华曾经首创挎着电吉他上台说相声,其创新表演一时非常流行,但很快这种脱离相声表演范畴太多的形式销声匿迹了。这件事说明相声的创新还是需要在相声的框架内,如果一场相声表演全都以唱为主,那观众为什么要听相声呢。现在很多相声演员在所谓的创新上也开始走入误区,不仅开始脱离相声范畴,有的甚至为了逗笑不惜搞一些格调不高的表演,这就让相声变得四不像,不像传统,不像新潮,不像曲艺,不像流行。相声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是强,但也必须是在相声表演规律之下。更重要的是,很多相声作品普遍脱离生活,只是利用网络上扒下来的段子搞段子集锦,其表演内容很难得到观众由衷地共鸣。想当年比如年前后,相声界有一些相声作品为什么能获得广大白领和大学生的青睐?关键因素还是其作品能引起他们的共鸣。现在为何当初那些相声粉丝都渐渐脱粉了,关键还是因为作品,纯逗笑的网络段子和格调不高的表演毕竟只能苟且一时。有意思的是,现在追捧脱口秀的人,也是以白领和大学生为主,这说明了什么?有文化、有内涵,贴近生活能引起观众共鸣的作品,不论是哪种艺术形式,都将被观众接受和认可。反之只能被有文化有内涵追求高品质喜剧作品的观众所抛弃。不管是相声还是脱口秀,作品脱离了生活和观众,都不好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