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相声 >> 相声资源 >> 正文 >> 正文

郭德纲无缘曲协70周年晚会,苗阜成相声代

来源:相声 时间:2023/9/29
白癜风专家彭洋 http://m.39.net/news/a_9192503.html
文/小树中国曲艺家协会成立70周年晚会与7月10日结束。这场盛大的晚会标志着我国曲艺事业的发展迈向了一个新的篇章。此次晚会,曲协主席姜昆与曲艺界众多大师一同讨论曲艺发展,出席人员涉及相声、评书、鼓曲等类别,晚会就目前曲艺发展形势以及今后发展目标做了一系列总结规划。但引人注目的事情是,此次晚会的相声代表是苗阜,这还不是最为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郭德纲再次无缘了曲协周年晚会。为什么没有让郭德纲成为相声代表以及缺席会引起如此大反响呢?众所周知,虽然相声是一门传统艺术,可在发展中逐渐没落了。最沉沦之际,已经被春晚的舞台拒之门外,以至于上一代相声艺术家侯耀文先生在春晚舞台上表演小品才能够登上春晚舞台。春晚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舞台,其节目设定一定会包罗万象以迎合大众口味,而难登春晚舞台则也从侧面证明了相声发展的艰难。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郭德纲带领着他的德云社并没有放弃对传统艺术的追求。郭德纲带领德云社从每次演出后每人只能分到一份盒饭,到如今将相声演出舞台搭建到国外,其对于相声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就是这样一位对于行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的人,却屡次缺席曲艺晚会,也难成为行业代表,则成为了众人议论焦点。而焦点则更多的是关于郭德纲、姜昆及苗阜之间的话题。在相声界中,关于这三人之间有着太多的恩怨。姜昆是曲协主席,但他与郭德纲并非同一流派。所谓相声中的“主流与否”则是两人之间差异的焦点。在相声最早盛行之时,在老一辈相声艺术家的表演法则中,会将相声演出内容与中国古典文学知识,社会现象总结进行结合。不光对相声表演者的要求相对较高,对听众的综合素养也有一定的要求。相声是表演者与观众互动性极强的艺术门类,能听懂相声表演者的包袱并非一件容易之事。也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让相声慢慢走上了小众之路。直到郭德纲的出现,郭德纲对于相声表演模式做出了相对调整,舍弃了一些太过复杂难懂的内容需要,更多的内容是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包袱。毫不夸张地讲,郭德纲的相声有点像相声中的脱口秀,这样虽然能够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令这一艺术门类得以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也与姜昆这一“主流”流派有所抵触。而苗阜虽也为相声界的青年才俊,但他一直与姜昆所属流派保持一致。因此问题便就此发生。相声代表的标准究竟是以何为准?不可否认,姜昆苗阜所师承并坚持的流派确实与传统相声流派所一致。若是按照“江湖规矩”一代代传承,姜昆任主席,苗阜当代表确实无可厚非。但要论对相声事业的推动发展,我想在近代中,没有人的作用可以超越郭德纲。且最有意思的是,在曲协总章程中第二条便明确指出“曲协应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同时,革新和发展曲艺艺术。”,依笔者的推断,此条章程正好迎合此前李克强总理的号召“万众创新”。因为任何一个事物,或是行业的发展,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都要遵循时代的变迁而做出改变。如此看来,郭德纲对于相声表演的改变,应该是符合总章程的。不论怎样,如今相声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项目之一,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希望各大相声艺术家找好发展方向,就像总章程中第二条所讲的那样,“坚持让相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且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有竞争才会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用客观的事实、另类的观点去品圈中的人和事,喜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