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网上议论最多的当属德云社,尤其是其旗下演员张云雷屡次犯错,而且是同样的错误,为此受到了网民的“声讨”。去年因为在相声演出中调侃地震灾区的灾民,今年又因为调侃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一时间对张云雷的“封杀”之声甚嚣尘上。
有的观众认为张云雷做法确实不对,为了实现你的相声效果,毫无底线的调侃和诋毁他人,是用别人的痛苦换取你想达到的笑声,这是自私的,这种相声不说也罢。也有人认为张云雷只是在相声包袱里使用,用相声行当里最长说的一句话是:“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很多张云雷粉丝还奉劝相关当事人要包容,要大度。针对这种情况,有人说调侃是相声艺术表达方式之一,但是必须是在情理之中的,比如郭德纲调侃于谦,甚至调侃他的祖宗十八代,这都是情理之中的。张云雷错就错在了处理包袱的分寸拿捏得不行,你不能随便拉个陌生人肆意调侃。
自从张云雷事件之后,可以说影响面确实很大,很多从业者纷纷开始修改作品,生怕被人抓到小尾巴。其中著名相声演员苗阜以往的一段表演也被放在了网上,其本人也不得不第一时间作出深刻道歉。
为此很多观众呼吁相关部门,有必要针对演出领域开展一次整顿。就在前几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为此很多网友表示,以后德云社的相声也不好干了,毕竟这些年他们的相声大多数都是在打擦边球,过度商业化的相声很难摆脱目前这种靠低俗、调侃、自嘲、卖萌、耍贱的发展模式。
就在12.14日刚刚结束的张云雷相声专场,张云雷和杨九郎演出过程中始终围绕自身,未涉及任何一个外人,由此可见确实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现场也有监管人员在场,台词在演出之前也向相关部门做了报备,现场演出中涉及低俗的地方会被强制终止演出。为此很多网友表示,长此以往德云社的相声玩不转了。
其实这些年来,德云社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确实暴露了很多尖锐问题。
第一、相声作品质量明显偏低,没有创作什么质量较高的、经典的相声作品。
如今德云社的相声大多数都是些网络段子的堆砌,整体来看作品基本都是无主题、想到哪说到哪,为了搞笑而搞笑,为了票房舍弃了很多传统的东西。毕竟传统的东西“变现”需要深厚的相声功底的。郭德纲当年的春晚相声你感觉好笑吗?你还记得说的啥吗?甚至有的网友表示那年春晚郭德纲的相声都不如曹云金的效果好。客观来说摈弃糟粕的包袱,郭德纲的相声有时候还不如主流相声的好看。
第二、相声演员缺乏管理,自身素质、修养有待提高。
如今法治社会没有法外之地,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遵守国家法律。你说相声的并不代表你为了完成你的作品,就可以口无遮拦。张云雷事件暴露的还是演员自身的修养、素质还远远不能与其知名度相匹配。如今的德云社,如今的张云雷等相声演员,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小剧场、小作坊、小演员,而是有着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团体和个人。你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很多人,传递社会正能量也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不能在金钱的世界里迷失方向。
第三、相声这门艺术要做好传承和发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积淀。
目前德云社的相声似乎早已没有了传承的使命,天天忙活着开专场,数钞票,动辄几千上万的门票确实收入很可观。街头文化早已没有了街头价格,普通上班族现场看个相声似乎有点舍不得。这边首届非遗相声大会刚刚落幕,连续六天的演出精彩纷呈,很多相声老先生纷纷亮相,为相声传承尽自己一份力。很多网友发现独缺郭德纲德云社的相声演员,不被相声同行认可并不能天天用“羡慕嫉妒恨”或者所谓“打击报复”去给自己找借口,更多的还需要自己去反思,问问自己真的那么完美、无可挑剔吗?
最后我想说的是,郭德纲的功劳(重新振兴了相声)这是不可泯灭的,但是郭德纲带领相声走向了低俗也是不可否认的,我们不能将两者混淆看待。不能因为你的功劳就可以无视你的过失,不能因为你的功劳就可以忘记师父交给你的使命和责任。德云社目前发展模式如不进行大的改革,在接下来的演出市场里将会面对更多的“张云雷事件”。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