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桂鱼秋风镀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编辑
谦種素
就在各种综艺节目抢占荧屏的时候,《相声有新人》作为曲艺文化代表,赢得了众多观众的青睐,同时,也挖掘出若干相声界新秀,他们不仅传统的说学逗唱功底过硬,更是有很多自己的独特魅力。
孟鹤堂就是那个海选中,脱颖而出的草根。
在第一季比赛中,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饭店大堂经理,一举夺得了桂冠。当然,他也非泛泛之辈,算起来也是师出名门,他是德云社鹤字辈的佼佼者。
从大堂经理到《相声有新人》的全国总冠军,孟鹤堂的经历极富传奇性。
从仅有元盘缠的北漂,到现在身价千万的相声演员,孟鹤堂树立了一个草根逆袭的典范。
支撑这个传奇的根是什么?
细细想来,就四个字:大智若愚。
郭德纲曾在节目组说:“小孟孟跟于谦一样,有种大智若愚的感觉”。
做人做事,越是大智若愚之人,越能活得潇洒、通透。
大智若愚,不仅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明哲保身的有效底牌。
只是,大智若愚之人一般会有哪些特征呢?
在我看来,他们一般有三种特征:擅长选择、懂得示弱,活在当下。
擅长选择
那一年,孟鹤堂还叫孟祥辉,在一家饭店工作,因为长相清秀,为人机灵乖巧,饭店老板于谦就让他担任大堂经理,每天只是收账对账,生活简单无味,孟祥辉有些不适应。
一天,孟祥辉在电脑上偶然看到一个说相声的视频,连续40分钟,负责逗哏的“小黑胖子”不停顿、不喘息,贯口、太平歌词、竹板书,张口就来,包袱翻得满天飞,台下观众高潮迭起,掌声淹没了舞台。
孟祥辉很惊讶:“原来相声还可以这么说,太精彩了。”
没有犹豫,孟祥辉带着身上仅有的块钱,果断参加了德云社的招生考试,饭店的同事不解,他们劝孟祥辉:
“你是不是傻?相声早就不火了,学这玩意干啥?”
孟祥辉却笃定地说:“不,我学定它了。”
这是孟祥辉人生中,重大的一次选择,庆幸的是,他通过了考试,还拜了“小黑胖子”为师,并被赐名“孟鹤堂。”
这个“小黑胖子”,就是后来名震中国相声界的大师:郭德纲。
人生选择非常重要,有人说孟鹤堂选择郭德纲只是意外与运气,其实,这只是天性使然,也是一种双向选择。
孟鹤堂对相声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决定了他会拜在郭德纲门下。
而郭德纲更是凭借强悍的相声基本功与超凡的人格魅力,将全中国对相声心有余爱的年轻人吸引到自己身边。
郭德纲看到了孟鹤堂眼神里学相声的渴求与坚定,他也选择了孟鹤堂。
那一年,孟鹤堂在郭德纲指导下,开始登台演出,郭德纲允许孟鹤堂在师兄弟中间选择一个做搭档。
恰逢九字科学员拜师学艺,比鹤字科更加年轻活力的九字科一登台亮相,就被其他科字的师兄弟一抢而光。
人群中,一个说话一板一眼,不言苟笑、傻里傻气的“中年人”进入孟鹤堂视线。
怎么会有人三四十岁还拜师学相声?师兄弟们普遍不看好这个“中年人。”
但孟鹤堂还是选了这个看似毫不搭调的“中年人”,做了搭档,师兄弟们都笑他傻,王八配绿豆,傻逗哏选傻捧哏,想想也是没谁了。
事实上,这个“中年人”只有17岁,只是长得着急了点,更要命的是,这个“中年人”有一副逆天的好嗓子,他精通各种乐器,尤善三弦。
这个“中年人”,本名周航,郭德纲赐名“周九良”,在只看脸不看内涵的年代,周九良的长相给他自己造成了一些困扰与麻烦,但孟鹤堂还是慧眼识珠,看到了周九良少年老成的持重与魅力。
当然,孟鹤堂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他与周九良,一动一静,一个活泼可爱,一个安静稳重,反差强烈的舞台表演效果,为孟鹤堂火遍中国奠定了基础。
大智若愚之人,虽然看起来并不机灵讨巧,但他们看待事物不主观臆断,也不流于表面。
他们往往能以更客观的角度看待他人与事物,也更擅长选择,发掘人物内涵与价值。
懂得示弱
熟悉德云社的粉丝都知道,孟鹤堂是德云社演出七队的队长,但这个队长有点“怂”。
相比起其他演出队队长的威严与名望,孟鹤堂总是一副被欺负的模样,队员拿他开刷调侃,孟鹤堂只是乐呵呵不生气;队员内部打架斗殴,孟鹤堂过来劝架,却会被队员一把推搡到地上。
连七队队员都傲娇地认为:“我们七队没队长,队长孟鹤堂被我们架空了。”
但孟鹤堂真的是“架空队长”与“光杆司令”么?
绝对不是,孟鹤堂深受郭德纲器重,郭德纲能把七队交给孟鹤堂管理,足见郭德纲对其的信任与喜爱。
而且郭德纲用人也是遵循“唯才是举”原则,栾云平,烧饼,李鹤东,这些队长哪个不是牛逼轰轰的主儿?
所以孟鹤堂有的是能耐,只是他不露锋芒,懂得示弱与藏器于身。他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
首先,七队是个青年队,孙九芳,尚九熙,秦霄贤,个个都是流量霸屏的主儿,年轻气盛才华横溢,秦霄贤更是“霄字科”顶级的流量巨星,如此神仙打架的队伍,你该怎么管?
如果严格管理,很容易激起队员反弹,都是一块学艺的师兄弟。
孟鹤堂只凭借一腔热血去管理,肯定难以服众,也会导致这些队员背后粉丝团体的内讦。
他们都是德云社未来的台柱子,孟鹤堂在他们面前,没有高压态势,只有装怂示弱,这支神仙打架的队伍才能团结一致,贡献包袱与笑料。
孟鹤堂在台后跟队员示弱,台前跟搭档周九良一块演出,磨炼技能,吉他,B-BOX,孟鹤堂手到擒来,演技渐入佳境。
再者,盛气凌人、以下犯上是相声门的大忌,当年身为大师兄的曹云金,年轻气盛不知收敛,在郭德纲寿宴上醉酒后挨个训斥师兄弟,引发师父郭德纲的极大愤懑,曹云金最终被郭德纲收字清门。
有了前车之鉴,孟鹤堂自然低调行事,他处处示弱,在师兄弟面前丝毫不摆队长的架子。
张云雷、岳云鹏都跟孟鹤堂关系不错,这种和谐的关系也让老郭大为宽慰与赞赏。
孟鹤堂曾经自我调侃道:“为什么我没有架子呢,因为我根本架不起来”。
大智若愚之人,往往不摆架子,懂得示弱,从不主动树敌,也会给人谦逊仁义的印象。
活在当下
有些人总是缅怀过去,纠结于过去的利益得失。
有些人总是幻想未来,想不劳而获。这两种人都是不成熟的。
真正大智若愚的人,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无谓的事情上。
因为他们内心十分清楚,过去无法改变,未来无法预知,唯有专注当下,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孟鹤堂长相英俊甜美,尤其是一双痴情的眉眼,很适合成为偶像派,作流量小生。
刚进德云社,孟鹤堂就因为不俗的外表才能,被誉为德云社鹤字科的“颜值担当。”
曾有星探邀请他去拍电影,不过,被孟鹤堂拒绝了。
那一年,德云社遭到主流相声界的封杀,一度岌岌可危。
郭德纲的几个弟子抵制不了外面花花绿绿的诱惑,离社出走,何云伟、曹云金、郭鹤鸣,这些曾经的台柱子,不辞而别,跳槽离开。
曹云金来拉拢同为于谦干儿子的孟鹤堂,据说开出了高价演出费用,但孟鹤堂也坚定地拒绝了。
曹云金很奇怪:“有钱为什么不赚,傻!”
其实,孟鹤堂并不傻,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相声功底尚不纯熟,私自离社出走。
且不说是非常严重的叛师行为,对自己的前途发展也未必有好处,如果贪图眼前的诱惑,只会得不偿失。
孟鹤堂回绝曹云金说:“我就是相声界的一个小学生,跟着师父好好说相声,就是我的梦想,其余的,我不考虑也没兴趣。”
在师兄弟蠢蠢欲动之时,孟鹤堂与搭档照常演出,在舞台上,他们更加卖力的贡献包袱与笑点,在台下,他们互相交流演出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而这一切,师父郭德纲都看在眼里。
郭德纲决定提携孟鹤堂与周九良这对搭档,给他们一个机会。
《相声有新人》节目组发来了演出邀请,德云社派出孟鹤堂、周九良,他们带着作品登上这个全国直播的大舞台。
台上,孟鹤堂一句“盘他”与俏皮的“刹车哭”,精准地戳中观众的笑点,一夜间,“堂良组合”火遍中国。
活在当下,不纠结过去,不幻想未来。脚踏实、一步一个脚印地砥砺前行,孟鹤堂与周九良多年蛰伏、勤学苦练,终于熬到柳暗花明。
郭德纲成名后总结过往,曾说:“那一夜,我也曾看到花团锦簇,那一夜,我也曾梦到百万雄兵。”
这种活在当下,坚持本我的经历,同样适用于孟鹤堂、周九良。
大智若愚之人但凡做一事,必定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
虽然外人看起来有些呆板,但这种兢兢业业的精神,恰恰是每一个成大事者必备的特征。
活在当下,专注一事,不争朝夕,不论过往,终会因此成功。
关于孟鹤堂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柴叔爱听~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