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相声 >> 相声前景 >> 正文 >> 正文

脱口秀会取代相声吗总要有人站在喜剧舞台的

来源:相声 时间:2022/11/26

“如果有一天,脱口秀演员明白了,在相声舞台上实践两天,相声就完了,那就是脱口秀演员的天下了。”相声演员阎鹤祥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对脱口秀的看好,流露着对相声深深的忧虑。

近些年,脱口秀强势崛起,从原本的小众文化中快速破圈,脱口秀段子在社交媒体广泛流传,相关话题时常登上微博热搜,脱口秀演员出演影视剧、接代言,影响力日益扩大。由于脱口秀的表演内容、形式与单口相声不乏相似之处,因而难免有人拿脱口秀与相声作比较,感到前者的势头逐渐盖过后者。

近期,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第4季)》收官,一时引起热议。有趣的是,《德云斗笑社(第2季)》和《脱口秀大会(第4季)》在同一网络平台播出,从节目的热度、声量、制造话题的能力等方面来看,后者似乎更胜一筹。

那么,相声真的会被脱口秀取代吗?

脱口秀像相声?其实未必

很少有人担忧街舞是否会取代京剧,因为二者相隔实在太远,没必要对比探讨;当人们考虑脱口秀是否有可能取代相声,前提是二者拥有高度的相似性——看起来都以语言为主要表演形式,讲故事、演人物,追求喜剧效果,偶尔针砭时弊。然而在脱口秀爱好者茉莉看来,这种看法不能说有大错,但多少包含着中国观众对脱口秀的误读。

茉莉不是职业脱口秀演员,但她说脱口秀的时间可能比多数职业演员还要长,已经超过10年。由于工作原因,茉莉大部分时间呆在欧美或非洲,工作之余,常常到当地酒吧等场馆或者朋友的聚会上说脱口秀。“我在国外说脱口秀算不上一种表演,也并不把好笑作为最高目标,更重要的是观点输出,最常聊的话题是性别和政治。我把脱口秀当成自我表达和思想交流的手段,当观点鲜明尤其是比较尖刻辛辣的时候,人们自然就会笑。”茉莉说。

据介绍,脱口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格兰地区的咖啡吧集会,发展在20世纪的美国,伴随着广播的产生,越来越多人通过这一媒介探讨社会话题,推动脱口秀不断发展丰富,从业者队伍不断壮大。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夏莹撰文表示,脱口秀的属性与其说是喜剧性的,不如说是新闻性的;与其说是以已经完成了的稿子为底稿,以堆积笑点为己任,不如说是以生成性的思想交锋为主旨。

脱口秀来到中国,必然或主动、或被动地经历本土化的过程,人们很容易拿本土的、相对熟悉的东西来比附,进而理解和接纳脱口秀。在脱口秀本土化的过程中,有些话题因不适合探讨而放弃,而有些特征能够博得观众认可、为自身求得生存发展空间,从而被不断放大。“我本来是不太听相声的,接触脱口秀也是从在国外用英语自我表达开始的,但在国内说过几个场子之后,我发现,中国的脱口秀确实跟单口相声有相似之处,想要抓住观众,就得密集地铺梗,就类似相声的抖包袱。”茉莉感到,在中国说脱口秀,观点不鲜明并不要紧,但梗必须要多、笑点必须要密,否则观众不给反应,场子热不起来。

总要有人站在喜剧舞台的中央

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小彭是相声迷,从“大青枣儿”到“逗你玩儿”,张口就来;同时,他也很喜欢脱口秀,谈起梗来滔滔不绝。实际上,绝大部分观众与他一样,并不关心脱口秀与相声的联系和区别,他们只是想听一听、笑一笑,解压又愉悦,如果还能有所思考,那就算额外赚到。“无论对相声还是脱口秀,其实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